放眼世界
2017年4月
 

在香港,迷你倉蔚然成風,透露着這城市物質富饒與儲存空間不足之間的矛盾。「借物圖書館」(library of things)則是迷你倉的相反,提供公共空間,存放實用工具與物件,供人借用,而且往往分文不取。

 

沒有書的圖書館

 

<em>俄亥俄州的RTCO工具圖書館</em>

 

隨着傳統圖書館購買的網上資源愈來愈多、紙本讀物愈來愈少,書架便可讓路給其他大型物件。美國加州首府沙加緬度的公共圖書館除了有書籍、視聽資料可借,還推出了「借物館」計劃,出租各式工具器械,包括樂器、數碼相機、縫紉機等。

這共享、循環再用的概念早已不是甚麼新鮮事。借物館的前身是工具圖書館,首間工具圖書館出現在1979年的加州柏克萊。據估計,現時全美國有超過四十所工具圖書館。以俄亥俄州府哥倫布市為例,那兒的「RTCO工具圖書館」有超過五千件家用工具或其他用途的裝置可免費借用,甚至還提供操作指南和使用培訓。能借的不止是工具和器皿,還有藝術品。在康乃迪克州格林威治圖書館的弗林畫廊,藝術品外借服務已有數十年歷史。

 

共享經濟生力軍

借物圖書館可謂是共享經濟的最新發展。共享經濟一詞由哈佛大學經濟學家Martin Weitzman於1984年提出,廣為人知的例子包括Uber和Airbnb。共享經濟旨在檢討和抗衡揮霍無度的資本主義和透支地球資源、引發氣候變化的消費主義。

借物圖書館運動反映了人們對私有制的態度轉變,促使大家反思究竟需要多少物質來維持起碼的生活質素,又該如何處置多餘或鮮有使用的財物。工程學教授Saif Benjaafar是明尼蘇達大學共享經濟行動的主管,他預期長遠而言,「很多產品的擁有率將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按需取用。

 

 

出於民,用於民

這場「圖書館革命」的幕後推手是一班致力重組物質世界秩序的積極分子。運動是由下而上的,倚靠公共資助或捐款來啟動和營運。在2012年,兩位環保和經濟學議題的活躍份子Ryan DymentLawrence Alvarez在取得加拿大社會創新中心的撥款後,於多倫多開設首間工具圖書館——「資源為本經濟中心」(Institute for a Resource Based Economy),挑戰舊有的經濟模式,推崇資源共享,強調本地社區自給自足。迄今為止,項目吸納了逾二千二百位會員,在社區流動的物品超過二萬五千件。

「Leila」是德國版的借物圖書館。2011年,Nikolai Wolfert在綠黨輸掉柏林選舉後,亟待尋找新的政治平台,於是2012年成立Leila,讓人只需獻出一件私人物品,便可成為會員,盡情取用其他東西——從酒杯到電鑽,不一而足。無論在美國、英國、德國還是荷蘭,借物圖書館都備受青睞。

 

新樂趣,新聚點

這新型共享經濟不止有實用意義,還能凝聚社群。英國借物圖書館「SHARE」旨在鼓勵森麻實郡弗羅姆區的居民花少些、浪費少些、連繫多些。荷蘭烏德勒支的「De Deelkelder致力建立一套「物件生態系統」,讓每區的居民有地方會面、聚會和交流經驗。加拿大的Dyment和Alvarez也着手將借物館的概念延伸至公寓和其他市區建築,讓它們成為物件、技能和人的新聚點。

引用「MyTurn」(一個供用戶創建自己借物平台的網站)創辦人兼行政總裁Gene Homicki的話來說,「最成功的借物圖書館不止有東西可借,還能營造社區歸屬感。

 

<em>英國借物圖書館「SHARE」</em>

 

一舉三得

借物圖書館合乎環保的兩大原則——重用(reuse)與回收(recycle),同時有利減廢(reduce)。汽車共享惹來的爭議是使用者愈多,造成的空氣污染愈嚴重。但就普通家庭用品和消費品而言,物主愈少、用家愈多絕對利於減少浪費。在香港,似乎除了迷你倉和堆填區之外別無他選。然而中大培育了一批綠色先鋒,他們創建的學生合作社「山城角樂」倒是有點借物館的影子。

 

 

回最上

 

《續綠中大》電子通訊由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