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百科
2013年9月

牲畜比汽車更影響氣候

牛打嗝、放屁,其實不只是「無禮貌」那麼簡單。

聯合國一項報告指出,生產奶類、奶製品和蛋類的禽畜飼養業,估計是全球三分之一甲烷排放量的來源,而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亦佔全球排放量的18%,比所有汽車、火車和飛機的排放總量還要高!

多肉少菜對環境的影響

牛羊和人不一樣,消化食物的工作並非在腸道內進行,而是經多個胃處理。牠們先咀嚼食物,繼而反芻,然後再咀嚼;胃部充滿幫助消化的細菌,這些細菌可產生甲烷。甲烷是一種壽命很短的溫室氣體,但在其短促的生命裏,阻止熱力散發的效能比二氧化碳高出七十至九十倍。

不過,不同的肉類表現也各有不同,例如牛和羊就比豬和雞排放更多溫室氣體。一般乳牛每天因打嗝而釋放的甲烷可多達數百升,因腸胃氣脹而釋放的甲烷則較小量。

我們可以做什麼

肉類曾經是奢侈品,我們的祖先甚少吃肉,又或只在重要的慶典場合吃肉。今天的城市人,則視肉類為每頓飯必不可少的菜餚。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的肉類產量已增加了兩倍。

雖然並非人人都能完全禁絕肉類或奉行嚴格的素食主義,但是每星期中某些日子不吃肉,大部分人都會有清新的感覺。2003年,美國人推行一項名為「無肉星期一」的國際運動,鼓勵人們在星期一不吃肉,讓身體更健康,也使地球更健康。中國總理溫家寶在2010年向政協提出一項建議,指出假如全中國人民每星期有一天吃素,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大幅減少。

綠色星期一

由9月份開始,中大實行「綠色星期一」。這是本地版的「無肉星期一」,提倡不吃肉的好處,並推廣校內飯堂色彩繽紛的素食。

我們的飲食習慣看似無傷大雅,但假如人人奉行,便會使氣候產生變化;同樣,只要每人都稍微改變生活方式,便能使地球得益。

不駕車,但繼續吃牛肉,有幫助嗎?

不行。據《如何奉行低碳生活》的作者克里斯‧古達拉所指,多吃肉的人,即使放棄駕車,改為步行,也未必能減少碳排放。太平洋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假如走1.5哩路,消耗120卡路里的熱量,而這熱量來自高級西冷牛扒或普通牛肉的話,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估計比駕駛典型英國車走1.5哩路所產生的碳排放量高出起碼16至200%!

牛肉是廣受饕客歡迎的美食,但是,飼養食用牛的畜牧業卻造成很大的環保問題。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如何影響地球

  • 全球正利用六百億頭牲畜供應肉類、蛋類或奶類產品,這數目是目前全球人口的大約八倍
  • 飼養牲畜的耗水量,佔全球人類耗水總量的8%
  • 地球45%的土地用作飼養牲畜,以及種植牲畜飼料
  • 亞馬遜雨林大約七成面積已經清除,用作放牧和生產飼料

 

《續綠中大》電子通訊由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