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81

學系動態 從飲食開始認識人類學系 本校人類學本科生參加四川彝族鄉田野考察 茶餐廳、蔗糖、海鮮 飮食跟人類學有甚麼關係?人類學系 系主任吳燕和教授笑說,不少人一直誤解 人類學只是硏究中國少數民族和從事考 古,與現代社會關係不大。其實人類學涵 蓋整個文化趨向,旨在探討人類行爲、社 會形態、文化傳統。通過硏究飮食內容、 愛好、習慣、烹調方法,以至飮食場所的 改變,可透視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變 遷。 吳燕和教授 以茶餐廳爲例,它們取價廉宜,供應 食品種類甚多,部分如「駌鴦」、「奶油 多」等,更是香港獨有,是香港文化一部 分。八十年代中期,很多香港人移民海外 後,仍念念不忘香港飮食文化,以致不少 港式茶餐廳在溫哥華、多倫多、紐約等地 出現。是以硏究茶餐廳,人類學者就可更 了解香港文化擴散外地的現象了。 下學期開始,吳教授會與霍普金斯大 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的 Prof. Sidney Mintz 合作開辦「飮食與文化」科 目。 Prof. M i n t z 是宏觀人類社會發展史專 家,曾著書談蔗糖與文化,指出蔗糖原是 貴族及富賈享用的奢侈品,後因種植方法 改良,大量生產,成爲一般民眾日常食 料。 Prof. Mintz 藉蔗糖種植及使用變化, 闡釋社會階級改變。這次他來校任教,亦 計劃從事香港與中美洲人民食用海鮮的比 較硏究。 學系抱負 吳教授續道,近年亞洲漸漸成爲世界 焦點,不少人類學者硏究日本、香港、台 灣、韓國、新加坡等地類似的文化現象 ( 例如年靑人的衣著),稱爲「跨亞洲文 化」硏究。至於香港,因爲九七臨近,帶 來移民、文化及個人認同的衝擊,這都需 要詳加分析硏究。他說:「現時全球華人 社會中,只有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台灣 大學及中文大學開設人類學系,而當中又 僅得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提供碩士及博士課 程,師資與課程較爲完備。本校人類學系 憑著客觀硏究環境及各種有利因素,不難 發展成爲權威的文化硏究中心,這亦是人 類學系的長遠目標。」 吳燕和教授早年於台 灣大學攻讀人類學,其後 負笈美國及澳洲。加入中 文大學前,吳教授於夏威 夷東西中心任高級硏究員 凡二十年。他亦曾任夏威 夷大學醫學院精神科臨牀 教授及該校人類學硏究所 兼任教授。他的硏究興趣 包括心理人類學、中國兒 童社會化、社會人類學、 太平洋地區族群關係、少數民族文化政策 及飮食習慣與風俗。 香港研究:長洲的宗教與社會組織 新科目極受學生歡迎 吳教授九三年加入本校時,適値全校 檢討課程以適應彈性學分制,他亦提供意 見以改進人類學系課程。現時,過半課程 都是新設科目,例如食物、保健與文化, 映像及影片人類學等。前者探析食物與保 健的社會及文化意義,課題包括食物的文 化用途、飮食禮儀、食物交換與社會群體 之形成。映像人類學主要是教導學生利用 照相機、攝錄機、電腦視像等映像器材, 記錄人類行爲和文化變遷。至於影片人類 學,則是以經典及近年的民族誌影片、娛 樂電影和紀錄片作教材,介紹人類學的分 析法。 這些新科目相當受學生歡迎。他透 露,近數年越來越多其他學系學生修讀人 類學課程;過往每科修讀人數不外二十餘 人,現時有六十至八十多人,而三分之二 以上是外系生。人類學系會繼續注視社會 改變,根據需要修改課程。 吳教授深信發展硏究院課程,可策動 系內教師更積極從事硏究,又可提高本科 課程的質素,其中一項構思是與校外進修 學院合辦修課式博物館管理碩士課程。他 認爲香港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港人地位 認同意識會越來越高漲,亦會更重視本地 古物古蹟,是以策劃專業課程,訓練管理 及保存古蹟的人才,實屬適時。 邀請客座教授來訪 人類學系爲了不斷引入新知識新槪 念,每學期最少聘請一位訪問學人來校短 期任教。下學期兩位到人類學系任教的是 Prof. M i n t z 與耶魯大學的蕭鳳霞教授。蕭 教授將是第二次來校,她會於硏究院開設 歷史發展與性別角色科目,也會與香港亞 太硏究所性別硏究計劃合作探討性別與權 力關係。此外,該系也會利用各種資助, 邀請資深學者主持講座。康奈爾大學日本 硏究專家 Prof. Robert Smith 、哈佛大學的 Prof. James Watson 及其夫人均即將訪問人 類學系。 Prof. Watson 是硏究新界發展的專 家,對中國宗族與香港移民海外家族的發 展有深入分析;其夫人亦對飮食文化及文 化與意識有獨到之硏究。 交流與研究活動頻繁 吳教授十分重視和鼓勵教師參與對外 交流與跨學科之合作硏究。逢星期五舉行 討論會,讓教師商討硏究計劃,發表己見 及交流心得,歡迎其他學系教師和學生參 與。本年四月,吳教授與三位教師將聯袂 前往美國,出席該國規模最大的美國亞洲 硏究會會議,發表一系列以轉變中的香港 文化認同爲主題之論文。該系又計劃於六 月舉辦大型的「變遷中的華人飮食文化國 際會議」。 目前,系內同人的硏究範圍十分廣 泛,包括中國文化認同的社教化;飮食文 化、變遷中的口味與認同;性別與專業在 香港;華南文化圈的天后 / 媽祖廟等等。 而合作伙伴來自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 及建築學,也有香港科技大學的教硏人 員。香港亞太硏究所將新設「東亞文化交 流與認同計劃」,由吳教授主理。 系主任的難題 人類學系目前最缺乏的是存儲空間。 吳教授指出,他們的各種映像資料、田野 工作器材、人類化石標本及民族服飾,都 需要實驗室及儲藏室集中妥善存放。可 是,因爲地方不足,不能不分散存儲,十 分不便。而安排兩位即將來校的客座教授 的辦公室,更令他傷透腦筋。吳教授希望 大學能早日分配更多地方予人類學系使 用。 吳教授認爲,設立「單項形式」財政 撥款預算,可使系主任運用資源更有彈 性,有利學系發展。他說:「我們就是利 用新預算的靈活性,才可邀請 P r o f . Mintz 來校客座任教,否則,恐怕要再等兩、三 個學期才能成事。」 陳偉珠 導修課 中大出版社新書 《廣州語本字》 《廣州語本字》由詹憲慈著,凡四十二卷,一千四百 五十條。本書以作者手稿出版,另據內文編製目錄。除每 條順次編號外,另就每字加注國際音標。注音盡量依據作 者原意處理,只在必要時於書眉上另加注釋。 本書考證廣州話口語之本字,故注音一律以口語音 (以別於讀書音)爲根據。廣州音拼寫方法大體依照黃錫凌 《粤音韻彙》所用之國際音標。 本書適合硏究廣州話語音及詞彙的人士參考。 詹憲慈,番禺人,光緖癸卯恩科舉人,粤督陶模派赴 日本留學於宏文師範學校。回國後,任番禹縣立師範學堂 校長。民國七至十六年任交通部秘書。晚年回粤歷任廣東高等師範與省立女子師 範等校教席。抗戰軍興,避地粤北。卒於樂昌坪石,生平喜硏小學音韻。 國際統一書號962-201-675-8,七百四十四頁,精裝本,六百八十港元。 大學教職員在富爾敦樓大學書店購買該書,可獲八折優待。 中大通訊 3 第八十一期 一九九六年一月四日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