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先賢馬臨教授
2017年10月

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 第二任校長馬臨教授於10月16日辭世,享年93歲。大學深感哀悼。
馬臨教授早年在華西協合大學受教育,再赴英國里玆大學深造,研究蛋白化學,1955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繼於倫敦大學醫學院及里玆聖詹姆斯醫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57年回港任教香港大學病理學系,1964年加入中大,旋出任高級講師,負責籌設生物化學系,後升任教授,因學術成就卓著,復於1973年擢升生物化學系首任講座教授,並任理學院院長。1978年出任大學校長,掌領大學發展,至1987年9月底榮休,服務大學歷二十三年。
馬教授是傑出的生物化學家,亦是高瞻遠矚的大學領袖。他深信教學、研究和服務社會是現代大學的重要使命,三者缺一不可,而大學領導層的任務乃促成這三者的平衡發展,不致偏枯。馬教授任大學校長九年,領導有方,每有影響深遠之決定,必多方徵詢,集思廣益,採納校內資深學者意見。守成之餘,每多創新之擧。大學在其麾下順利完成1976年富爾敦第二次報告書所建議之改革,實現整合的大學體制;成立醫學院,倍增本地醫學教育實力;籌設並成立第四所成員書院逸夫書院,令大學的書院教育更具規模。此外,更創辦兼讀學士學位課程,首辦哲學博士課程,並創新推行本科課程暫取新生計劃,廣納優才,又檢討課程結構,改用學分制,並加強通識教育。大學的基本建設及研究獲外界慷慨支持和捐贈,與中國大陸及海外學術機構的聯繫也大為加強。
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表示:「馬教授是一位極具遠見的學者及教育家,對教育充滿熱情,向來毫不吝嗇指導學生及其他年青學者。自他加入中大以來,為大學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對大學的發展貢獻良多。他的離世不論對中大以至整個本港高等教育界均為重大損失。」
馬臨教授亦為中大逸夫書院校董會首任主席、中大榮休講座教授、榮譽博士及榮譽院士。其榮譽法學博士贊詞曰:「馬校長是科學家,掌理政務莫不出乎邏輯,合乎理性;但待人接物,持重練達,充分表現儒者風範。」── 誠為翔實。
治喪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