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一位教育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以子女的表現作為自己「成績表」的「虎媽」家長,可能對孩子造成想像不到的傷害。
這個研究結果與一般人認為照顧子女無微不至便是良好教養方法的看法背道而馳,但伍斐然教授針對中國及香港社會的華人家長,以及美國的歐洲及非洲裔家長的研究,顯示父母過度介入的管教方式會帶來反效果。
伍教授表示:「一般人都認為父母對子女多點照料便是好的。這次研究反映父母太專注子女可能會適得其反,關注子女的程度需要一條健康的界線。」
過度緊張子女成績造成的主要負面影響,是家長很難接受子女表現不如理想。他們會對子女的任何遜色表現變得特別敏感。
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伍斐然的研究分兩部分,一部分在香港及美國的實驗室進行,另一部分則是對中國及美國的母親進行連續十二日的電話訪問。在實驗室的研究,伍教授與她的團隊為八至九歲的孩子安排一個測驗。研究團隊操控測驗的成績,確保分出表現好及表現差的兩組孩子,然後觀察各組家長對成績的反應。
她與研究團隊在公布測驗成績後會讓家長及孩子獨處五分鐘。他們利用仔細的編碼系統詮釋家長與孩子的反應。伍教授說:「我們馬上觀察到過度專注子女的家長會立時責備他們的子女。他們會皺起眉頭、對孩子不理睬,或者作出「做得非常差」的評語。有一位母親甚至說孩子的表現「不合格」,而研究員根本沒有就成績定下合格的標準。
電話訪問涉及十一至十三歲學童的真實學校表現。研究團隊先評估家長對子女的介入程度,過度介入的家長較多認同「當我的女兒成績差時,我會自責」之類的陳述。
伍教授發現,不論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如何,當子女當日的表現不理想時(測驗成績差、功課欠佳,或是被老師訓斥),所有家長均反應負面。但只有對子女表現特別「感同身受」的家長在翌日仍會有負面感受,在電話訪問時告訴研究員他們仍然對子女不濟的表現感到不快。
從上述研究結果可見,嚴格的父母較難接受子女的失敗。由於之後在學校會繼續發生其他正面或負面的事件,所以研究很難準確跟進家長兩日打後的心情,但伍教授認為這些家長心中的重擔會持續一段更長的時間。
伍教授表示:「這會對孩子造成影響。」研究員亦訪問了這些孩子,看他們會否感到開心還是困擾、會否感到自己比班中其他同學聰明之類。她說:「母親對子女的反應愈是負面,孩子愈會覺得自己能力不濟,普遍亦有較多負面情緒。」
當孩子有好表現時,哪一類家長的反應都是一樣。一名香港家長曾在電視訪問中表示子女是父母的「成績表」,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介入及試圖控制子女的生活,是為了保護他們的自我觀感。
當子女的反應不如家長期望時﹐家長可能會採取報復行動,例如不再關心他們。如孩子不努力溫習,家長可能不跟子女說話。伍教授指:「家長是要讓子女內疚,這種做法在中國家庭十分常見。」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有五項獨立研究顯示華人家長比較權威,採用較為介入的教養子女方式、堅守長幼輩分及規矩,甚至會令關係變得敵對。
根據伍教授的研究,不論是哪種族裔的家長,對孩子表現遜色的過份反應模式都是一樣。伍教授的研究結果反映,伸延的負面情緒對表現不如理想的孩子,尤其是經常不合格的孩子,造成的傷害特別大,他們與母親的相處導致他們對自我能力愈來愈缺乏信心。
伍教授道:「有很多研究都顯示,若家長以控制方式管教子女,子女會傾向情緒低落。」在家長採取報復的個案中,伍教授說:「若母親這樣做,孩子都較為不開心、懊惱及感到缺乏自信。」若對子女的控制沒有健康的界線,母親會始料不及地傷害到自己的子女。
很多家長都誤以為嚴格管教子女就是「好的教養方式」。伍教授認為,隨著家庭的孩子數目愈少,學校學習競爭日益激烈,這種錯誤觀念愈加惡化。
她鼓勵家長在子女以外建立自我生活,不要忽視自身的情緒需要。她說:「家長也應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做些運動,這些都能讓他們建立健康的自我價值。」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本文出自中大主網頁(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