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探奇

逢改必正?

批改作業的迷思

李潔冰教授相信,要由從上而下地徹底改革教育制度,才能取得教學和學習雙方面的突破

李潔冰教授
中大課程與教學學系

很多香港中學生收到老師批改的英文作業時,紙上往往一片「滿江紅」——老師總是感到有責任圈出每個錯誤,因為自己小時候也是被這樣批改的。

然而,中大課程與教學系主任李潔冰指出,老師這種做法對學生甚至自己都弊大於利。老師挑出的所謂錯處,往往自己也不甚明白。很多老師承認,耗時而盲目的「改簿」是他們教學工作中最不喜歡的部分。

這種評卷態度對成績較差的學生尤其有害。老師要他們一改再改,但學生只懂死記硬背的話,不會看清出錯的真正原因。

李教授指出:「有時學生根本毫無頭緒該怎樣改正;老師指出五十個錯處,有些提供正確答案讓他們照抄。若沒有標準答案,學生就乾脆留空或抄老師評語,做法很不實際。」

換言之,這個過程並沒幫助學生了解錯在哪裏,無法避免重複犯錯。更嚴重的是,老師也深明制度行不通,卻因職責所在而勉強維持下去。老師的表現評分之一就是批改功課,他們擔心不挑出所有錯處,自己就會被挑錯。老師對自己小時候受的一套訓練也歷歷在目。

李教授說:「香港老師經常抱怨,改了再改,學生還是錯了又錯,雙方都有怨言。」糾正錯誤無可厚非是教學重要一環,但教授認為這樣「大改特改」的方法效率很低。

為了研究這個現象,李教授先調查26位中學老師如何批改174篇學生作文,了解香港老師的改文方式。而在研究第二階段,她深入訪問了六名老師為何會這樣回應文章。

事實上,根據香港教育局發出的教學及評估回饋指引,建議老師有選擇地指出寫作錯誤。但指引都是自願性質,教師通常不會跟從。所有26位老師都逐一批出了全篇文章中的錯誤。

在另一個研究中,李教授要求58位中學教師做一個改錯測試,評估他們批改的準確度。她發現老師傾向過分糾正,對本來用詞正確的地方吹毛求疵,或重組本就文法完美的句子;只有約一半的改正是必要的。

有時,老師的建議改正甚至是錯誤的;例如,三位老師在批改一篇有關水污染的英文作文時,對於「the pollution had caused damage to the beach」這句正確使用不可數名詞的句子,認為應該改為「the pollution had caused damages to the beach」。

李教授亦就老師改文作風訪問了58個中學生,第一派位組別學校的優異生傾向贊成全面改錯,約70%要求繼續這做法。但來自一間第三派位組別學校的成績較差學生,只有18% 支持逐項批改錯誤。其他的研究顯示這些學生有認知超載(cognitive overload)的現象,無法理解自己究竟錯在哪裏。

李教授跟隨觀察了三位英文老師整整一個學期,記錄各方面的問題,包括批改作業。其中一位老師同意在一年內,有選擇地糾正學生的寫作錯誤。新做法一開始便有正面迴響,學生表示感到這做法比較不「官僚」。平時考試乾脆甚麼都不寫的學生,開始嘗試寫上幾句。

實驗亦反映了現時制度的缺點:學期完結後,這位老師便立即恢復原狀,繼續圈出所有錯處的做法,因擔心自己的表現評估受影響。她感到標奇立異會遭孤立。李教授指出:「老師得不到支持,如果只有一位老師認為制定要改變,根本不能成事。」

不只是校方會給教師壓力,老師之間、父母甚至學生都會比較老師如何處理功課,選擇性糾正的老師會被視為懶老師。

李教授獲得多間學校的邀請,為老師舉辦講座解釋選擇性批改背後的邏輯

李教授在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發表了研究發現,以<認識香港中學老師的批改寫作方式>一文,獲得該雜誌的2008年最佳論文獎。在2009至2010年,她獲得全球最大英語教師組織「對外英語教學」頒發優秀教學獎;翌年獲中大頒發傑出研究學者獎。

李教授獲得多間學校的邀請,為老師舉辦講座,解釋選擇性批改背後的邏輯。她建議教授第二語言的老師集中糾正與題目相關的方面:如果是教授講故事,可集中指正過去式的使用。如果是教授對話,可鼓勵學生多寫會話,並集中指正這部分。

集中在幾方面來糾正,對學生來說更易明白。現代教育理論亦建議在指派作業之前,老師應讓學生表達自己想在哪方面下功夫。「教師應靈活教學,學生應對自己的學習有自主權;這樣教學才更能集中和有效。」

李教授認為,除非教育界直視問題的根本所在,否則再好的教學法也無用武之地。她指出:「現實是老師一邊花大量時間批改學生的寫作,一邊抱怨費時而低效率;學生就繼續收到整張紅色的紙,感到沮喪氣餒。」她相信要由從上而下地徹底改革制度,才能取得教學和學習雙方面的突破。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本文出自中大主網頁(2016年3月)

標籤
李潔冰 課程與教學學系 教育學院 香港教育 傑出研究學者獎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