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uReply GO 構思行程

香港故事始於足下

李勁華博士<em>(左一)期</em>望透過這份習作融會本地生和國際生。uReply GO由學能提升研究中心藍澧銓教授<em>(右二)</em>的團隊研發 <em>(Photo by ISO Staff)</em>

偶爾會聽到新聞報道,在工程動工期間掘出文物或戰時炸彈。這些歷史蹤跡原來就在我們腳下,但我們不曾察覺。香港,我們會不會既熟悉又陌生?社會學系李勁華博士任教逸夫書院及伍宜孫書院合辦的通識教育課程「香港故事」,彷彿有所體會,遂運用由學能提升研究中心藍澧銓教授的團隊研發、有位置感應功能的應用程式uReply GO,協助學生開展探索香港之旅。

李博士過往會為學生設計本地考察團,帶領學生走出中大,在現場授課。去年,李博士有見利用流動裝置的教學法愈趨成熟,便以應用程式uReply GO設計習作,只是這次由學生主導,他們要用uReply GO自行設計考察團,讓他人遊歷。學生要從「政府」、「市場」和「社會」的方向來構思行程,從中思考這些元素如何主導香港過去的發展。例如,以房屋政策為主題的學生,便可探索石硤尾,參觀美荷樓生活館,認識到從殖民地政府興建公屋到近年舊區保育的故事。

李博士設計的畢業習作結合了流動通訊技術和傳統實地考察

千里之行,非一蹴而就。學生出發前須分組、選取地點、搜集資料、撰寫計劃,循序漸進安排行程,李博士會在每個階段給予意見和協助。當學生進行實地考察,發現景點或特色事物,便可透過uReplyGO在屏幕地圖設置檢查點,在小視窗中寫下描述、上載相片,並輸入問題。當其他隊伍復行同一條路線,步入檢查點範圍,之前學生輸入的資料便會在手機屏幕上彈出。透過這種互動模式,學生便可以對該地區增進認識。該程式記錄了學生的行動和回應,李博士可以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

除了文字問題外,學生也可以因地制宜,創作其他任務。話說一組來自印尼的學生設計單車考察團,在車公廟,學生要轉動風車,體會一下主流宗教風俗;在萬佛寺,他們上載了一幅雕像的相片,要求學生在現場芸芸雕像中尋覓出來。

學生設立檢查點,描述該地的歷史背景

這班學生騎單車抵達瀝源邨,遭屋邨保安員喝止,要手推單車,徒步而行;他們由此認識到單車法例在地狹人稠的香港自有其特色。去到沙田頭村,一街之隔,村屋和高樓大廈分庭抗禮;他們看到城鄉共存。點點滴滴,都在課本以外。

選修「香港故事」的有不少是希望認識香港的非本地生,李博士說:「國際生接觸本地人事機會不多,對香港的認識可能流於表面,透過設計考察路線,他們可置身香港人的日常生活。」無論是本地生還是國際生,李博士都希望他們可以親身體驗香港的人情物事。

設定問題—其他隊伍的學生要在檢查點範圍內作答

李博士認為畢業習作不只是一個評估工具,更重要是訓練學生的思維。「我不想學生只學到零碎的理論,而是把所見、所聞、所學串聯成為一個故事,然後完整地說出來。他們是老師,我是聽眾。」訪問當天,國際學生娓娓道出他們的「香港故事」,他們的表情、語調,彷彿在說:「不枉此行。」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15期(2018年4月)

標籤
uReply GO 李勁華 通識 藍澧銓 學能提升研究中心 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