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系主任、威爾斯親王醫院內鏡中心榮譽總監劉潤皇教授自九十年代起,致力臨床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大約三十年前,香港的消化道潰瘍出血發病率居全球之首,手術率和死亡率同樣高企。近年來,劉教授及其威爾斯親王醫院團隊努力改良內視鏡治療技術,令消化道潰瘍病患的再出血率由20%大幅降至少於4%,手術率由10%減至1%,死亡率降至1%。
1999年,劉教授發表首篇重要論文,以長達五年的嚴謹臨床研究,比較了內視鏡治療與手術對於復發性消化道潰瘍出血的療效。研究指出,內視鏡止血術能讓75%的病人免受手術之苦。翌年,劉教授發表另一項重大發現,提出在內視鏡治療的同時,輔以質子泵抑制劑(PPI)靜脈注射治療。這方法涉及使用高劑量抑酸藥物,以減低消化道再出血風險。此前曾經有數份關於PPI注射治療的研究,但或是因沒有使用內視鏡治療,或是因病人的參與度不足,令結論站不住腳。而劉教授的臨床實驗設計精密,採用隨機、雙盲和安慰劑對照法,避免重蹈覆轍。
兩份論文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屢獲業界引用,也為消化道出血治療帶來新曙光。現時,內視鏡治療已成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選治療方案,使用PPI注射治療以減低再出血率成為了醫療界共識。
過去幾年,劉教授致力為高危病人進一步降低再出血率,希望把數字推至零。
高危出血病人主要是潰瘍面積較大及年長者,他們往往不適合動手術,也容易出現併發症。即使結合內視鏡與PPI注射治療,復發機會仍相當高。內視鏡止血術利用內視鏡配合特殊的注射針和止血原理,有效令大部分出血病灶止血並避免復發。然而,在進行內視鏡治療後仍然出血的病患,死亡率可增加達三倍。劉教授提出,介入放射學中的動脈血管栓塞術(TAE)有效防止再出血。這技術牽涉血管造影、導管和線圈,且屬微創性質。
劉教授曾獲裘槎基金會授予2014至15年度「優秀醫學科研者獎」。他正帶領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評估介入放射學對內視鏡治療的影響。研究旨在判斷血管造影栓塞術(angiographic embolization,簡稱AE)是否有助消化道出血重症病患降低復發風險,從而改善治療效果。
劉教授於2010至13年間嚴選了二百四十名上消化道潰瘍出血病人進行臨床研究,把他們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在進行內視鏡及高劑量PPI注射治療的十二小時內,接受AE治療,另一組則沒有接受AE治療。結果發現,前者的再出血率大約為4%,後者為11%。這差異在潰瘍面積大於十五毫米的病患身上更明顯,接受AE治療的病人,再出血率只及非AE組的五分之一。至於治療後三十天的死亡率,AE組為零,標準治療組為5%。
劉教授的結論是,消化道潰瘍面積大的病患者在進行內視鏡治療後,應接受血管造影栓塞術治療。他正把研究成果寫成論文,期望能為消化道出血治療奠下另一里程碑。
劉教授表示,成功的研究其實並無秘訣,首要條件是對日常醫療操作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思維。臨床研究的設計和期間的監察工作也不能怠慢。不是所有研究一定取得正面結果,但良好的實驗設計必能帶來重要的實證,為改善日後的研究奠定基礎。他相信,優秀的研究工作最終能提升醫療實踐水平。當然,最大的得着還是目睹漫長的研究工作最終令病人受惠。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489/490期(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