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共賞

時光流轉 瓷韻悠長

一只誕生於瓷都景德鎮繁華盛世的瓷壺,隨大航海時代的浪潮西去,如今回歸東方,在中大文物館靜靜守候,等待與當下的您,不期而遇。

今年6月,英國舉行公投,結果顯示英國將脫離歐盟,引起歐洲政治經濟及社會各層面的劇烈震盪,英鎊兌美元匯價更創下歷史新低。這場發生在大西洋,看似遙遠的風暴,卻在不經意間,為文物館創造了從英國購藏文物的絕佳契機。就像這件康熙青花連蓋方壺,由於匯率調整,文物館得以原價之九成購入,省費彌巨。

此方壺誕生於康熙盛世,其時,江西景德鎮製瓷工藝登峰造極,陶人中妙手輩出,器型器類極大豐富。然而,通體方正,在御廠官器及民窯產品中仍屬罕見。事實上,此壺的設計製作,是以專門供銷歐洲市場為目的。明末清初,大航海活動開啟中西海上貿易的黃金時代,歐洲諸國紛紛渡海東來,將明清中國拉入全球經濟浪潮。瓷器成為歐洲消費者趨之若鶩的東方名產,歐洲消費者的功能及審美需求亦逐漸成為影響中國外銷瓷器生產的關鍵。

中國傳統製瓷工藝,往往拉坯成形,以圓器為眾,此器卻是以歐洲大陸的玻璃方瓶為原型。四壁平直,無法以拉坯造就,須依樣切割泥板,逐塊拼接並仔細修坯後成型,工序繁瑣,亦更需巧思,可見景德鎮陶工為迎合歐洲市場而費煞苦心。

瓷器表面東方風情濃郁的青花裝飾亦是為滿足歐洲消費者的期許而作。蓋鈕頂部書「福」字,蓋身繪萬字紋,寓意「萬福」,構成典型的中國式吉祥圖樣。更特別的是,壺腹四壁由右至左的連環插圖,繪出取自元曲大家馬致遠的雜劇名著《破幽夢孤雁漢宮秋》經典場景。此劇以史籍所載漢宮女王昭君被派往匈奴和親的事蹟為基礎,明清之際,頗為流行,可見不同版本印行並加繪插圖,方壺的紋樣範本正源於此。

契合日常所用,又承載著神秘悠遠的東方故事,此件方壺,以及同時期不可勝數的中國瓷器,皆因此成為整個歐洲大陸追逐與沉迷的聖物。瓷器易碎,方壺卻因其歷代主人的珍藏,安然跨越幾個世紀,流傳至今。時光流轉,藝術卻得永恆。

本藏品現於文物館之《好古同樂—文物館新增藏品展》展出。

本藏品現於文物館之《好古同樂──文物館新增藏品展》展出。<br />
青花方壺連蓋<br />
江西景德鎮窯<br />
清康熙(1662—1722)<br />
連蓋高31厘米<br />
大學購藏<br />
2016.0054
  1. 昭君於後宮欣賞樂舞,氣氛祥和安逸。
  2. 使者來報,匈奴呼韓邪單于要求以昭君和親,否則將大舉進犯,漢元帝及眾臣大驚。
  3. 昭君決計為家國大義犧牲自己,與漢元帝訣別,北上和親。
  4. 昭君在漢軍護送下到達塞外,冷冽寒風中,緊抱琵琶,神情堅毅。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489/490期(2016年12月)

標籤
文物館 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