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探奇

納米粒子革新給藥方式

物理系李泉教授

物理學系
李泉教授


因為一次意外的發現,中文大學物理系的李泉教授開始一項重大的研究工作,著手開發革新的體內藥物釋放系統,可能會改變未來的給藥方式。

從事材料科學研究的李教授,一次與博士研究生張思鷺做實驗,嘗試將藥物放到微細的二氧化矽納米粒子中,結果發現粒子中藥物會漸漸消失。她們意識到這個重大的發現,意味著可以將藥物放到粒子中間,讓人體慢慢吸收藥物。二人當時無法再次複製這個偶然發現的結果,於是決定先把實驗放在一旁,不時再次觀察。

這段擱置時間卻讓張思鷺發現,每次進行約一星期的實驗,研究含有藥物的粒子,然後七日後再次觀察,粒子往往變成中空,沒有人知道究竟藥物去了哪裏。張思鷺認為監察每日的進度十分重要,於是二人每日觀察,發現原來藥物慢慢地釋放了出來。李教授憶述:「當時我們見到這個情況,就知道這是我們所追求的結果。我們的系統能掌握調較藥物的濃度範圍,不多不少。」

從事材料科學研究的李教授,著手開發革新的體內藥物釋放系統

對於需要多天或長期治療的藥物,這是最佳的給藥方式。李教授於是與生物醫學學院林鴿教授合作研究,將用二氧化矽製造的「輸送工具」開發為給藥的新方式。二氧化矽是形成玻璃和沙的物質,是種惰性的化合物,不會和人體互相反應,可排出體外而不留任何副作用。相反,很多理論上具同樣作用的物質均有毒性。

李教授指出,目前很多研究中常見的粒子都會在器官內積聚,如肝或脾臟。這些粒子會在肝內逗留一段時間後才會經糞便排出,但期間會對肝臟的細胞產生負面作用。二氧化矽則可以經腎臟和小便排走,能更快離開體內系統。

粒子必須非常細小才能快速離開體內,所以有機會未必能轉遞充足的藥物分量,或可能在藥物生效之前已給排出了體外。李教授研究了20至100納米大小的粒子,她指出:「一開始使用較大的粒子,然後令粒子變小,就能解決問題。這好像用大鐵鎚來打碎大石,分裂為小石後排走。」

新方式將一種或多種藥物主要集中在粒子的中心,讓藥物可以長時間適度地釋放出來,而粒子外面有也少量的藥物可以讓身體立刻吸收。傳統的藥丸中,藥物是藥丸的一部份而沒有「藏」起,所以會立刻釋放。二氧化矽粒子一開始會較大,所以不會被腎濾走;之後粒子慢慢「爆放」,粒子中藥物逐漸被人體吸收,直至二氧化矽殼碎裂,人體會自然排走無害的碎片。

這種給藥方式應用十分廣泛,尤其是需要留在人體長時間的「緩釋型」藥物,例如血壓藥、營養藥或抗生素。藥物可以留在體內長達幾個星期。李教授最初的想法是抗生素方面的應用,例如病人服用一粒抗生素藥丸就能得到五日的藥劑,毋須一日三次服用,提高病人服完整個療程的機會。

結果,李教授更發現了這個釋放系統的另一好處,就是可以一次為病人用幾種藥物,遠勝於需要個別服用每種藥物的傳統方法。這點對於癌症尤其重要,因為治癌需要很多藥物,一次過給藥能令藥物更有效,避免因為個別藥物發揮需時而讓癌細胞乘機建立多重抗藥性。

慢慢「爆放」的納米粒子

李教授解釋說:「癌細胞極為聰明,能夠建立反擊的系統,所以醫生希望能同時以不同的藥物對付不同的壞分子;如果一個藥物被阻撓,其他的藥物可繼續追擊,令癌細胞難以反抗。」而且,突然用大量的藥物打擊癌細胞,癌細胞可能會立即產生防禦反應;相反,藥物躲藏起來緩慢釋放,可以悄悄地對付癌細胞,巧妙地將藥物逐漸注入癌細胞。

目前李教授的實驗已走出研究室,進入老鼠體內測試階段。每種藥物都需要經過釋放系統的測試,研究距離人類臨床試驗還有一段距離,但現階段的結果十分樂觀,已能觀察到對細胞發揮的功效。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本文出自中大主網頁(2014年3月)

標籤
李泉 物理系 納米技術 林鴿 生物醫學學院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