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英國有則家喻戶曉的電訊公司廣告,當中有句經典廣告詞:It’s good to talk,即是「聊天真好」。
的確,聊天似乎是件美好又輕易的事,人人張嘴就來,這可沒甚麼大不了吧?
然而,對於某些人來說,他們也很想溝通,可惜無能為力。
「溝通一詞意指發送和接收有意義的資訊,是人類其中一項獨有的能力。」信息工程學系的陳苑茵教授說。「不幸的是,有些人天生沒有說話能力,無法以言語表達自己。」
於香港土生土長的陳教授與中大淵源甚厚——她的學士、碩士、教育碩士及博士學位皆在中大完成。與大多數工程學者一樣,她擅長科學與邏輯;但與眾不同的是,她同時愛跟人打交道,或者說,她本着「以人為本」的宗旨從事研究。
「我的研究專注於資訊與人類之間的互動。對我而言,工程研究員的使命是要帶領人類推動科技前進,責無旁貸。」
陳教授一心以所學回饋社會,因而盡心盡力研發出一套雲端通訊系統,專為具有複雜溝通需求的人士而設。
陳教授回憶道:「一切源於2013年一場研討會,那是我首次接觸『輔助及替代式溝通』(AAC)這個學術詞語。簡單來說,AAC是種溝通方法,一般給像患有腦癱、自閉症譜系障礙、癡呆症等不能運用自然口語的人士作日常交流。」
其時,AAC主要利用紙質卡片和獨立離線的應用程式幫助語言障礙者,但是對於他們及那些不能自如控制身體的人來說,要打電話給不在自己身邊的人進行溝通,簡直想都不敢想。
陳教授當即靈機一動。「AAC實際上是屬於克勞德.香農通訊模型的一種,即是傳遞的資訊須以訊息的形式從發送者傳送到接收者,令接收者能夠徹底理解資訊的內容。溝通過程亦須確保資訊的完整性。
「我突發奇想:『我們能否利用最新的科技,結合香農的原理,令有溝通障礙的人在日常生活更有效地與人對話呢?』」
研討會結束後,陳教授及其團隊與專門幫助神經功能障礙人士的康復機構香港耀能協會合作,花了約七年時間,研製出全球首個實時雲端輔助及替代式通訊系統,讓語言障礙人士也能進行日常移動通訊。系統稱為「通話易」。
「通話易其實是個手機應用程式。它把AAC中的紙質卡片電子化,並轉換成可點擊的圖片,然後顯示在用戶的螢幕上。發送者選擇並點擊圖片後,相應的廣東話會在接收者的電子裝備中實時播放。」
通話易的操作原理如下:假設一名語言障礙人士想與他人通話。當他撥打及連接到接收者後,雲端服務器會推薦一系列動態圖片,顯示在螢幕上。每張圖片代表特定的單詞或詞語(例如,手指指向自己的圖片等同單詞「我」)。因此,當發送者接二連三地點擊圖片,便可以把完整的句子發送給接收者。這就是陳教授所指的「實時通話」。
「這款應用程式能便利用家作日常交流,使他們更積極地融入社會。」
有了通話易,溝通困難人士獲得更多自主,享受生活點滴。「舉例說,用家可以運用此程式在電話上點餐。我們其實已經在香港耀能協會裏的社企咖啡廳試驗過。根據反饋,通話易的用家在下訂單時大致順暢。希望他們不久將來可以隨時隨地拿起手機訂餐。」
除了用戶體驗良好,通話易亦獲得科學實證效能卓著。「我們深入研究三十三位患有嚴重溝通障礙的參加者。結果發現,與使用傳統AAC方法的參加者相比,使用通話易的群組在通話句子中能表達更多內容,較前者多六成七。參照相關文獻中的數據,這是個飛躍突破。」
通話易背後的概念和原理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在通話易正式面世前,我們進行了無數次試驗、修正和改良。」
陳教授遇過的難題不一而足:某些用戶群組反映難以從螢幕上點取圖片,於是她和團隊馬上調整螢幕觸感等因素以提高靈敏度。但調整過後,其他群組又發覺螢幕過於靈敏,產生了單擊圖片但詞組被重複點選的問題。為了方便所有群組,他們需要平衡各方意見,爭取雙贏。
她說:「在過去七年裏,我們一直與言語治療師、語言障礙者及其家人緊密合作,力求找出所有問題,再逐一擊破。」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今陳教授的付出終於碩果累累:香港創新技術委員會洞察到通話易的潛能,已為她的研究項目提供了兩輪資助。
但陳教授並不停步於此:「長路漫漫,需要處理的事情還多得很。」她下一步計劃擴大通話易的使用群組。「除了香港耀能協會,我們希望向其他的康復機構提供服務,並探討系統能否於語音治療和溝通培訓課程上使用。」
最近,陳教授與東京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於環境感知、微位檢測等範疇,多方面改善AAC的技術功能。
對溝通困難人士而言,通話易能夠把他們的思緒與外界連通,成為他們名符其實的「福音」。「提供新型溝通方式之外,我希望此研究能喚起大眾對飽受溝通困難人士的認識。當人人能感同身受這些弱勢群體的不容易,我們的社會才能成為和諧共融的安居樂業之所。」
文/ronaldluk@cuhkcontents
攝影/adalam@cuhkimages、ponyleung@cuhk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