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裏科技

電腦鑑賞與人工品味

有句老話:「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意指品味一事純屬主觀,個人好惡無法作出科學分析,更難以量化或以算式推演。高科技、大數據或人工智能往往無用武之地。

但人性總愛評頭品足,而且在新經濟中人人都得扮演評判。當你召喚Uber車,司機資料必包括乘客評分,到了下車後,程式也會自動邀請你為服務打分數。

Airbnb的業主與租客也互相品評一番。租客如果持續得到負面評價,有機會影響以後獲得提供居所的機會。

品味研究員兼eBay首席科學家Hugo Liu,以人工智能方法找出人們選擇食物、音樂、服飾、配偶以至嬰孩名字的潛在法則。他創立的ArtAdvisor平台,結合機器學習與剖析品味的人工智能,以求得出藝術家精確的造像以及市場價值。

就連一向由鑑賞專家主導、交易動輒千萬的藝術品市場,也開始對高科技注意起來。有人倡議成立中央藝術品登記冊,以區塊鏈技術保存及傳遞有關藝術品出處、收藏、狀況及買賣等資料,以便對市場上各方人士做到透明公正。

今年1月,蘇富比收購了Thread Genius,只因其圖案識別算式可以找出與數碼圖像相近的圖像,加上之前收購的Mei Moses index(一個載有超過五萬個在拍賣會轉手的藝術品圖像的數據庫),目的是研發以人工智能技術向客戶提出關於藝術品的快速及客觀推薦。

另一個藝術評鑑網站mearto.com,利用拍賣會收集來的龐大數據庫及高解析度影像,為客戶提供網上藝術品評鑑。它的網站有一句話:「今時今日,一件藝術品值多少,多是由人與機器合作來評定的。」

中大藝術專修與館藏一向為人稱道,機器學習更是近年重點研究領域之一。以科學的標尺捕捉變幻莫測的美感經驗,應是理所當然 ,也是莫大挑戰。

T.C.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39期(2019年6月)

標籤
人工智能 數據 科技 鑑賞 機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