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電影愛好者除了愛看電影本身之外,也很熱衷觀摩各種幕後製作特輯(makingof)。中國書畫有一個比較特別的藝術品類,也可說是「幕後製作特輯」,那就是「課徒稿」。
課徒稿是中國書畫教學的獨特傳統,由來已久。老師在課堂親身示範,就章法、筆墨、設色、造型等細心解說,傳授心得,不時註明要訣,更由此言傳身教,傳藝傳德。這些教學畫稿或構圖完整,或寥寥數筆,對目睹老師即席揮毫的學生來說,實無異於親睹導演現身說法,逐步拆解作品的構成。另一方面,對在另一個時空觀畫的我們來說亦是彌足珍貴,因為它們有助我們了解書畫家的藝術創作,還有他們對學子的諄諄教誨。
文物館現正舉行「小園花放──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六十周年書畫藏品展」,當中展出了九組課徒稿,題材遍及書法、山水、花鳥及人物,均由曾在藝術系任教的名師或來訪名家所寫。在此且看在1958至1962年教授山水及蘭竹課程的顧青瑤女史的一開課徒稿。
遠遠看去,畫面上幾抹彎彎的墨跡有點像游魚。但當凝神細看右側題字,就知道這裏畫的是「不中用之材,樗櫟」。樗和櫟的典故分別來自《莊子》的〈逍遙遊〉和〈人間世〉篇。「樗」是臃腫歪曲的怪樹,長在路旁,連工匠經過都不屑一顧;「櫟」則是完全沒辦法用來做任何東西、名副其實「不成材」的大樹。不過,正因被視為「無用」,樗和櫟才能避過被砍伐的命運,當中就蘊含了「無用之用」的道理。簡單的幾個題字不禁讓人遙想上課之時,老師一邊運筆示範,一邊妙語人生、勉勵學生的風采。畫右方較長的兩行字書「心靜氣平穩勁透,筆一下即准。先畫密。從練習自然之後,可以用簡」,是教學生凝神定氣,循序漸進,語氣之諄諄亦可謂躍然紙上。
中大藝術系原是1957年由新亞書院開設的兩年制藝術專修科,1959年發展為四年制藝術系本科課程,後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新亞書院併為成員書院,藝術系亦順理成章成為香港第一個視覺藝術學系,兩者淵源之深可想而知。新亞學規第一條云:「求學與作人,貴能齊頭並進,更貴能融通合一」,顧師寓人生哲理於技法傳授,正是德學融通的典範。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No. 504, Newsletter in Oct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