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分享

網誌園地


20200123

醫療新領域:長命百歲   (馮康醫生)(刊登於 AM730)

2020年01月23日

醫學近年的發展,聚焦到精準醫學方面,透過基因研究和數據,加強對疾病的防治。但是,提前死亡的導因中,只有30%左右是和基因有關。而且,很多與基因有關的疾病,像心血管病、認知障礙,都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

醫學近年的發展,聚焦到精準醫學方面,透過基因研究和數據,加強對疾病的防治。但是,提前死亡的導因中,只有30%左右是和基因有關。而且,很多與基因有關的疾病,像心血管病、認知障礙,都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減少患病的風險。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貧窮和教育是影響人類壽命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中國在短短幾十年內令幾億國民脫離貧窮,接受教育,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跟著下來,是怎樣令人民健康地長壽。我們在香港,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地方。然而,很多長者感到身體衰弱、病痛纏身、行動不便、孤獨無助,覺得長壽是個負擔。長命百歲,好像變成一種詛咒!


新年過後的美國醫學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提醒醫生在廿一世紀的長壽社會,病人需要延年益壽的處方。這處方有3個成分,都和藥物沒有關係。第一,要有生活目標,指的是超越個人,持續參與貢獻社會、照顧他人的目標。第二,要保持及促進社交網絡,避免孤獨。第三,要培養健康生活方式和習慣,保持運動,學習正念。


這個處方,好像沒有甚麼新意,其實總結了醫學研究多年來探索長壽秘訣的實證。雖然是舊瓶,裝的卻是新酒!

閱讀更多
20200109

醫療新領域:50歲的生日禮物   (胡志遠教授)(刊登於 AM730)

2020年01月09日

剛過去的2019年對我有一個重要意義,便是人生進入了「五十而知天命」的階段。每當有朋友慶祝50歲,我便會建議為他安排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大腸鏡檢查。不少同事都打趣問,誰會為我這個腸胃科教授安排...

剛過去的2019年對我有一個重要意義,便是人生進入了「五十而知天命」的階段。每當有朋友慶祝50歲,我便會建議為他安排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大腸鏡檢查。不少同事都打趣問,誰會為我這個腸胃科教授安排這份生日禮物?在此當然要保守秘密!

 

近年本港大腸癌發病率持續上升,已經取代肺癌,成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而死亡個案每年超過2,000宗,亦高居整體癌症的第二位 。 


引致大腸癌的高危因素有多方面,家族遺傳是一個重要因素。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大腸癌或息肉患者的直系親屬,患腸癌的風險相比一般人士高約2至3倍。此外,糖尿病及脂肪肝的患者、吸煙、經常飲酒、多吃紅肉及加工食品、體重超標、缺少運動及纖維攝取不足等,都是引致大腸癌的風險因素。


相信有不少朋友會想到自己有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平常腸胃一向正常,所以不需要做大腸癌篩檢。可是,無論生活習慣有多健康,大腸癌在50歲後的發病風險便大幅增加。而且早期的大腸癌是可以完全沒有徵狀的。所以根據國際指引建議,50歲以上,即使沒有症狀的人士,也必須開始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


現時衛生署已將大腸癌篩檢計劃,進一步擴展至50至75歲。這個計劃以大便隱血測試為主。如測試出現陽性反應,便會由政府資助作大腸鏡檢查。但對直系親屬中有腸癌病史,或已經有高危症狀的人士,我便會建議他們盡快接受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篩檢的科技日新月異,除了大便隱血和傳統大腸內鏡檢查外,中文大學醫院將進一步和醫學院合作,引入最新的膠囊大腸鏡、糞便DNA,以至最新發展的腸道菌群測試,以加強大腸癌篩檢的準確性。

閱讀更多
Section Icon_nurse thumbnail-01(website)

護說護話:兒科護士:守護病童的天使   (許徳儀女士)

2019年12月16日

站在熟識的兒童病房內,看著六個兒科病室在護士站前一列排開,有遠有近。儘管身處護士站内,兒科護士卻無可避免地沉浸在不同的聲音中,包括活躍學步兒童的傳染性笑聲或連绵不斷的啼哭聲,時高時低;也聽到了心臟監...

站在熟識的兒童病房內,看著六個兒科病室在護士站前一列排開,有遠有近。儘管身處護士站内,兒科護士卻無可避免地沉浸在不同的聲音中,包括活躍學步兒童的傳染性笑聲或連绵不斷的啼哭聲,時高時低;也聽到了心臟監察儀和其他機器的機械鳴叫,還有病童與父母擠在病床邊低聲說話的輕輕軟語。

 

在兒科病房內,診治的全是孩子。這階段,恰恰是生命最為嬌弱的時期,而每天,兒科護士都辛勤守護着幼小生命的成長。我們不僅要與孩子的病情作戰,也為家屬的焦慮着急,亦同時見證了父母所承受的低谷、恐懼、疲憊和悲傷。藉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學會了用微笑與信心減低家屬的顧慮與焦急。

 

作為護士,我相信愛,亦學到了很多醫學知識。在這些狹小的病室裡,我經歷了許多困難時期和令人心碎的時刻,亦珍藏有無數的美好回憶。

 

「對生命的憐惜與救助並非只是純粹的工作,它更像是愛的本能。」這就是我的初心!

每當漫長而繁重的一天結束後,我將自己的那一份愛帶回家。病童們可能不知道,但他們的愛也支持著我。這使我充滿希望和對自己的工作有一份肯定。它帶我回家,明天它將把我從床上拉起來,再回到醫院工作開始新的一天,周而復始。

閱讀更多
4822

醫療新領域:定額收費(二)   (馮康醫生)(刊登於 AM730)

2019年12月12日

過去兩個多星期出了兩則有關私家醫院收費的新聞。一則是一名病人的投訴,因為身體不舒服要入院檢查,4天內做了6種檢查,收費11萬元,保險僅賠償1.8萬元。一則是友院港怡醫院獲衛生署批准,在標準套餐以外提供「個人化...

過去兩個多星期出了兩則有關私家醫院收費的新聞。一則是一名病人的投訴,因為身體不舒服要入院檢查,4天內做了6種檢查,收費11萬元,保險僅賠償1.8萬元。一則是友院港怡醫院獲衛生署批准,在標準套餐以外提供「個人化醫療套餐」,為特定病人所需的醫療程序訂造全包套餐價。據港怡醫院的執行總裁表示,醫院目前提供的標準全包式定額收費套餐已經增加到240個。
 

可以見得,私家醫院收費始終是市民關心的一個社會議題。昂貴及不可預測的收費,迫使很多人寧願排隊等候很長的時間而依靠醫院管理局的服務。對於「個人化醫療套餐」,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有別於標準套餐,不能讓病人就同類醫療程序貨比三家,不利格價和市場競爭,亦未能讓不同風險病人間攤分風險,有違政策初衷。

但是,所謂「標準套餐」,其實也是沒有甚麼標準。近年來,政府大力鼓勵私家醫院以套餐價格的形式給病人提供收費預算及服務。每間私家醫院的網站都有登錄醫院提供的套餐價格,數量不一,內涵不一,消費者實在不容易作出比較。從這角度看,現時私家醫院提供的「標準套餐」和「個人化醫療套餐」,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分別。總之是,有了套餐價格,病人入院有預算,始終比沒有好。

最大問題是,用這種方法制訂醫療服務的價格,始終欠缺一個系統,不能解決控制醫療價格上漲,和彭鴻昌先生所說的攤分風險的問題。我對於「套餐」兩字也有點敏感——套餐吃完一個又加一個,到頭來還是不能預算!

閱讀更多
Section Icon_nurse thumbnail-01(website)

護說護話:圓、滿   (廖慧嫺女士)

2019年12月03日

「不要只想你所缺少的,多想一下你所擁有的。」 「我有甚麼?我甚麼都沒有。我爸已經不在,媽媽只有一份兼職工作,收入不多;弟弟還在求學階段;妹妹今年文憑試成績很差,我想她明年重考,我現在最缺的是錢。」 ...

「不要只想你所缺少的,多想一下你所擁有的。」

「我有甚麼?我甚麼都沒有。我爸已經不在,媽媽只有一份兼職工作,收入不多;弟弟還在求學階段;妹妹今年文憑試成績很差,我想她明年重考,我現在最缺的是錢。」

「就因為要掙錢,你現在一邊上課實習一邊做工?」

「我爸走的時候欠人很多錢,父債女償。我四時下課,就要趕去酒樓做兼職傳菜,大概凌晨一時左右可以返到家裏。」

「那怪不得你時時遲到,上課時沒精打采,成績也強差人意。再這樣下去,遲早你會因為成績不及格而被迫退學。」

「我想完成學業,我想做護士。」

「我可以怎樣幫你?」

「我………」

 

聽著她的細訴,內心也不禁戚戚然,一個剛剛二十出頭的護士學生便要往自己的肩頭扛上一家的重擔子,我如何可以真正幫到她?

 

雖然醫院在課堂上的安排給予她特別調動,好讓她有重新學習護理課程的機會。但她卻早已被負面思維掌控了她一切,她能夠堅持下去恐怕是基於一種責任,作為家中長女,生活是如何艱辛也得繼續撑下去罷!

 

圓月的時候,予人一種幸福美滿的感覺,人生也好像沒有遺憾似的。然而個人認為最有詩情晝意的時刻,卻在那淡淡暗黄的一彎眉月出現在眼前。那甚麽時候是最好的光景?最重要的不是只看心中所渴望的究竟是甚麼,更要學懂半杯水的道理。負面的人只看到杯中只剩下半杯水,但正面的人卻看到杯中還有半杯水。積極面對困難能夠帶來動力,即使發覺人生不完美,但一樣可以活得精采、滿足。

 

少時非常愛唸蘇軾的<<水調歌頭>>,但不求甚解。長大了經歷過無數次的挫敗之後,越來越體會那種人生渺小與無力感。月有陰晴圓缺是自然不過之現象,就像禍福相依讓人可以寄予盼望。始終正向的思考不僅可以培養一種樂觀性格和積極態度,作為護士也需要懂得用樂觀心態去鼓勵及安慰病人罷。

閱讀更多
20191128

醫療新領域:定額收費(一)   (馮康醫生)(刊登於 AM730)

2019年11月28日

有關注醫療政策的朋友問我,自願醫保可不可降低私營醫療的價格,我即時反應說:「不能!」朋友問我為甚麼答得這麼爽快,「政府制訂了醫療保險的規範和標準,為消費者提供依據,比較不同醫療保險計劃的價格。競爭之...

有關注醫療政策的朋友問我,自願醫保可不可降低私營醫療的價格,我即時反應說:「不能!」朋友問我為甚麼答得這麼爽快,「政府制訂了醫療保險的規範和標準,為消費者提供依據,比較不同醫療保險計劃的價格。競爭之下,保險產品的價格應該一定會下降吧?」他問。

 

問題是一般消費者很難在二百多個保險計劃當中作出選擇。保險公司在自願醫保彈性計劃上弄的花款,叫人眼花繚亂。消費者不容易逐一分析,找到最適合自己,價格最相宜的計劃。即是說,訊息多了,未必就令選擇更容易和理性。但這還不是價格不能下調的主要原因!


香港的自願醫保計劃,設計的時候參考過澳洲在2000年推出的類似計劃,希望吸引多些人購買私營醫療保險,從而減少市民對公營醫療的依賴。開始的時候,澳洲政府的確成功吸引了不少人購買私營醫療保險。最近的研究,卻發現近年來很多人退出了。原因是每年要交的保費不斷增加,很多人覺得不值得。


導致私營醫療保險成本和保金價格不斷上升的原因,是因為私營醫療一貫採用「按服務收費和支付」的模式。這種模式,鼓勵服務量不斷增加,造成成本及價格上漲的強大壓力。


政府近年也推動私家醫院以「套餐價」模式收費,港怡醫院便為超過150種住院手術訂立「套餐價」,但保險公司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以任何「套餐價」作為自願醫保計劃設計的藍本。我覺得現時私家醫院的「套餐價」設計有很多局限,未能和自願醫保的設計接合。我們需要加強制度化的「定額收費及支付」系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