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是一個數字,還是一場運動? 社會, 09年4月號 是一個數字 還是一場運動? 文:古 三八婦女節,也是個以數字為代號的日子,一如每年的六四集會,與七一遊行。看看日曆,日子到了,一切新聞報導與遊行請願,便與我無關地如例行公事般自然發生,自然得不留痕跡,然後人們生活如常進行而我城運作依然固我。 當我們把這件或那件事,還原成並封鎖於一個數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裡的某一天的時候,那就是一個死亡宣告,宣告它的生命與意義僅存在於這一天而別無其他,而這對經歷了廿年六四與六年七一的香港人來說,相信並非難以明白。 事情本來並非那麼抽離與死寂。 根據民間傳說,婦女節是由1857年3月8日,在紐約發生的一場抗議所啟發的。當時,一批成衣及紡織業女工,針對低薪、12小時工作制及不斷增加的工作量發起抗議,結果引來警察「頗為暴力」的鎮壓及拘捕,更引發人踏人的慘劇。而在2年後的同一個月,她們便成立了首個屬於她們的工會組織。於是,在50年後,在1907年的同一天,為了繼承這批先行者,便有了婦女節的出現。 事實是,首屆正式婦女節,其實發生於1909年,而且並非源起於對往事的追認。不過沒有說錯的,卻是婦女節是源起於實際且持續的抗爭這一件事。過長的工時、低微的薪金、惡劣的工作環境及安全保障,都是女性的反抗對象。而且,婦女爭取的,亦不止於工作待遇的改善,還有政治上的權利、文化上的認受,甚至是國政的直接介入。1908年3月8日,發生在紐約的婦女大遊行,有萬五人參加。當時她們除要求改善勞動條件,更提出爭取女性的投票權。一戰期間,來自各參戰國及中立國的婦女,更冒著叛國之名,於1915年3月7日聚集於瑞士,發起遊行要求和平,呼籲各國停戰。 至於1917年的俄國婦女節遊行,更是直接終結了沙皇的統治,帶來了俄國的二月革命。其時正值一戰,俄國經濟殘破、物資短缺,食物價格暴漲,生活越來越難以忍受。於是在當年3月8日(俄曆為2月23日),俄國婦女發起遊行,激發起全彼得格勒的反抗,並由最初爭取食物,發展至要求停戰、甚至沙皇下台等,而工人、學生、白領甚至警察、被召來鎮壓的軍隊,亦陸續加入行列,沙皇最終於3月12日被迫退位。 也就是說,女性所應有的政治及經濟權利,男女在這些方面的平等,這些我們在今天視作理所當然的概念與權利,我們生存在當中的社會,是一代代的人透過長久的、發生於每一天的爭取,才能夠得來的。更別說如1917年的俄國婦女般,根本地帶領了歷史的轉變。三八婦女節的意義,正在於它是一聲召集,與一個行動、一個參與、一個謀求實際改變的時刻。而唯有透過集體的參與,一切過去與當下的目標與「夢想」,才可能落實,才在今天成為現實。 回到今日香港。婦女面對的問題,仍是如山堆積:仍然根深柢固的性別定型,在在限制了女性的自由與可能;家務與僱傭勞動的雙重壓力,令女性無時不處壓力之中;在政府的政策制訂中,婦女的需要仍被漠視;新移民婦女,更是受著兩個身份的雙重壓迫…… 於是,我們看到各路人馬,紛於婦女節前夕,聚集政府總部前,提出改善方案:職工盟婦女事務委員會,談的是婦女就業方面的各種問題;平等機會婦女聯席,要求政府盡快將同性同居者加入《家暴條例》保障範圍,好令更少婦女受家暴所害;社民連列出政府十大罪狀,如家庭主婦不受強積金保障、託兒服務不足令職業婦女蒙受更大壓力等…… 冷眼旁觀,世事將仍依舊。你又是否願意參與其中? ********** 性別定型依舊 市民卻稱滿意 三月,婦女事務委員會發表一份有關本港性別定型之調查報告。報告指出,逾半受訪者表示女性應重視家庭多於事業,同時不少人表示,難以接受女性擔任男性的「傳統職務」,如分別有逾三成及近三成人,不接受女性擔任消防員及電器技工。這些觀念帶來的文化或家庭壓力,自然會影響女性在工作及家庭方面的選擇;然而,卻有接近六成的人表示,對香港整體性別平等的狀況表示滿意。 勞動婦女薪金大減 預算案仍然漠視 本年一、二月間,職工盟的婦女事務委員會,就金融海嘯下的婦女狀況,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發現,在受訪的近六百名婦女中,有四成表示已被削減薪金,三成人表示工作量有所增加,而兩成半人更已被裁員。然而,本年財政預算案的保障就業措施,只是針對建築業界和學生,對婦女的援助幾近完全欠奉,而所謂擴大「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更只是給予婦女低至每小時13元的津貼,與其說是援助,不如說是將剝削婦女合理化更為恰當。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CommentName* Email* Website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七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