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譽兒

我們不可以容忍,紅隧塞車的問題延續下去。

 

最近,政府正式收回東區海底隧道,結束其長達27年的專營權。政府表示,會仔細研究現時過海隧道流量分配不均的問題,大約在下年度公佈詳情。其實紅隧塞車的問題存在已久,但政府卻一直未有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很多香港市民都深受其害,中大同學亦難以倖免。

據一位住港島的同學描述,如果他要從家中到中大,他會先乘過海巴士到紅磡站,再搭東鐵線,大約需要50分鐘,但前題是紅隧沒有嚴重擠塞。如果要上早堂,他只會在早上8點前還沒塞車時搭巴士,因為他試過塞車時等了足足30分鐘,大失預算。所以他有時寧願乘港鐵,因為時間上會比較穩定,而他儘量會早一晚回宿舍。

紅隧:塞車塞車又塞車

或許你沒有試過,在紅隧隧道口苦苦等待。或許你沒有見過,紅隧塞車是如何壯觀。也許我們可以先看看相關數字,了解一下,究竟紅隧塞車的問題是如何嚴重。

根據運輸署,2016年首五月紅隧每日平均車流量為115,375(架次,下同),是三條過海隧道之中最高的。紅隧的設計流量不過是78,000架次,現時已超出大約30%,擠塞實是理所當然。運輸署網頁現時提供香港來往九龍的過海行車時間,紅隧雖然在地理位置上較方便,但很多時候經其所需的時間卻穩佔第一[1]。

這擠塞不僅僅影響了過海車輛,其車龍往往會泱及池魚。例如紅隧九龍入口的車龍經常長至漆咸道北,令其它前往油麻地或佐敦的車輛受到牽連,甚至癱瘓附近交通。因此,即使你不需要過海,紅隧塞車也可能會影響到你的行程。

反觀同樣是過海隧道的西隧,2016年首五個月日均流量為65,325架次,只是紅隧的56%左右。東隧方面,其日均流量為74,644架次,相對較多,也與其設計容量相近。理想中的三隧分流,應是流量平均分配,任何一條都不應出現嚴重擠塞。但現時紅隧卻佔超過百分之四十五的流量,與分流之義,相差甚遠。

流量不均源自巨大的收費差異

隧道流量不均,一方面固然受地理因素所影響,但更大部分是源自三隧的收費差異。紅隧現時最便宜,私家車收費為20元;東隧收25元;西隧最貴,收60元。的士收費更是誇張,西隧的收費是紅隧的五倍。諷刺的是,西隧的法定私家車收費竟然高達210元,現時的收費已是優惠價格,可真是大恩大德,沒齒難忘。除了一般收費外,西隧的壞車移走費亦較紅隧貴一倍左右。在如此龐大的收費差距下,司機自然而然傾向使用紅隧。

為何西隧的收費如此高?這可要從西隧的營運模式說起。西隧現時由西區海底隧道公司擁有專營權,至2023年才屆滿。西隧公司由三個財團合資組成,包括中國中信、嘉里建設和港通控股,可以自行調整隧道收費。作為私人企業,賺取最大利潤是其營運西隧的唯一目標。因此他們多次加價:1997年時,西隧的私家車收費是30元,如今已加了一倍之多。西隧公司解釋加價是為了彌補車流量的不足,這卻苦了市民大眾。相反,紅隧自1999年收回專營權後,私家車收費就一直維持在20元正,至今未變。可見,西隧的高收費很大部分是因為其專營權給予私營公司,讓其利用交通設施去謀取暴利。而紅隧和西隧龐大的收費差距,正正是導致紅隧塞車的主要因素。

就紅隧擠塞的問題,政府及坊間提出了一些意圖減低紅隧流量的建議,但大部分也避開了最重要的專營權問題。

一、「加紅減東」

即是將紅隧的收費增加,東隧的收費減少,以吸引車輛由紅隧轉用東隧,從而降低紅隧的使用量。但其實東隧的私家車收費只是比紅隧高5元,此方案未必能有效吸引司機轉用東隧。退一步說,即使此方案真的能疏導紅隧的車流,亦只會將塞車的情況轉嫁於本來流量已接近飽和的東隧。再者,紅隧的塞車問題是政府的交通政策錯誤,用加價的方式去處理,加重紅隧使用者的負擔也實在於理不合。最重要的是,此舉未有處理到西隧收費高企的問題。

二、加強西隧的交通配套

這裡主要是指西隧香港島出口的配套設施。因為西隧出口相對於紅隧或東隧較為不方便,透過完善該處的交通也許可以吸引小部分司機轉用。然而,大部分司機所關注的,是其收費高昂,而非方便與否的問題。

三、補貼西隧,使之減價

大約是政府給予西隧補貼,從而令西隧的實際收費得以降低。這方法最明顯的漏洞是,西隧的加幅其實也是控制不了。作為盈利至上的公司,西隧也只會一直加價,而政府就只能沒完沒了地滿足西隧公司無窮無盡的欲望,而花費的,卻是公帑。與其花錢去補貼西隧,何不直接回購?

回購西隧:控收費、調交通

回購西隧是最有效降低紅隧流量的方法。只有回購西隧,才可以取得西隧價格的全盤控制,令其收費維持合理低水平。此外,回購西隧才能宏觀地調控整個過海交通系統。
當年港英政府打算興建過海隧道時,為了節省金錢,採用了「建造、營運及移交」的策略,即是由私人公司出資興建隧道,並擁有一定時期的專營權,到最後移交政府。將專營權交予私人公司,一方面是要節省開支,另一方面是覺得私人公司管理會更有效率。但事實證明,專營權給予私人公司後,西隧的收費節節上升,浪費了其流量之餘,又令到其他隧道大擠塞,實在看不出其效率所在。

一個地方的交通系統,就好比人一身的血脈,對於其一切活動的順利運作有着關鍵的作用。順暢的交通,節省時間之餘,也是代表空間得以善用。將交通系統中一個重要樞紐拱手讓於私營公司,猶如是送羊入虎口。因為私營公司不會理會整個交通系統的運作是否暢順,只會重視自己利益。哪怕紅隧塞車如何嚴重,只要西隧仍有利可圖,西隧公司也只會繼續這麼做。難為西隧的網頁上有如此介紹:「西隧提供最快捷的過海途徑,為你節省時間及金錢」,經西隧過海能節省時間倒是真的,卻不是人人有此本錢,況且這是建基於紅隧天天大塞車的慘況。

政府在庫房水浸的情況下,絕對要立刻回購西隧,並將西隧的收費大幅下調。據香港01報導,西隧的回購價大約是32億至59億[2]。此數目其實只佔政府上年的利得稅收入的4%。只有三隧的收費接近,當然是接近的低,才可以將紅隧的車流分配至西隧,從而徹底解決紅隧塞車的問題。如果等至2023年才收回西隧,那麼塞車的問題只會每況愈下,令我們繼續飽受困於車海之苦。

其實,紅隧塞車的問題存在已久,但我們卻習以為常,這次立法會選舉中,亦乏人問津。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政府也置之不理。我們不可以忽視這問題,才可逼使政府正視紅隧塞車的問題。

 
附表
1.       三隧日均車流量比較
 
紅隧
東隧
西隧
2016 5個月
115,375(45%)
74,644(29%)
65,325(26%)
 
資料來源:香港運輸署二零一六交通運輸資料月報
 
2.       三隧收費比較
 
紅隧
東隧
西隧
私家車
20
25
60
的士
10
25*
55
雙層巴士
15
75 
155
*沒載客收15 
資料來源:香港運輸署
[1] 參考運輸署網頁提供的過海行車時間  http://tis.td.gov.hk/rtisPDA/ttis/jtis.do?locale=zh
[2] 參考香港01。 《促港府盡早回購西隧 掌控三隧全面劃一免收隧道費》

分享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