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普通话)教学法高等文凭课程
Advanced Diploma Programme in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Putonghua)
入读要求
(1) 持 副 学 位 或 同 等 学 历 ( 例 如 内 地 大 专 学 历 ) 或 年 满 21 岁 ; 及(2) 具 两 年 或 以 上 中 文 科 或 普 通 话 科 教 学 经 验 或 完 成 本 院 的 「 中 文 ( 普 通 话 ) 教 学 法 文 凭 课 程 」 或 同 等 资 历 。
(3) 申 请 人 或 须 参 加 入 学 试 。
教授语言
普 通 话 及 粤 语
时数
204小时
上课地点
尖沙咀教学中心
开课日期
2021年06月09日
上课日期
周三 19:00-22:00
周日 09:00-12:00
报名费
$150
学费
全期学费港币 $22,000,分两期缴交(第一期学费 $12,000 报名时缴交,第二期学费 $10,000 于完成四个单元后缴交)。
课程程度
高等文凭 / 专业文凭课程
资历架构级别
4
资历名册登记号码
15/003097/L4
资历名册登记有效期
09/10/2015 - 登记持续有效
1 课程简介
在 「中文 (普通话) 教学法文凭课程 」的基础上,本院推出 「中文 (普通话) 教学法高等文凭课程 」,提供普通话能力、中国语文能力及教学理论与方法的进阶培训,帮助本地教师及具备相关基础知识的准教师进一步提高中国语文科 (以普通话为教学语言) 及普通话科的教学水平,并学习运用评估与改进的方法,持续增强教学成效。
2 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分八个单元:
单元一:普通话课堂语言运用 (18 小时)
帮助学员了解自己的语音问题,并掌握持续改进的方法,俾能使用规范的普通话,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传意、交流、纠误。内容包括语音、语言表达、教学用语、辨析及纠误等。
单元二:普通话朗诵及训练技巧 (二) (24 小时)
培养学员分析不同文本的能力,以及朗诵及讲故事的技巧,并帮助学员掌握培训朗诵能力的方法,组织不同的朗诵活动。内容包括诵材分析、朗诵及讲故事技巧、朗诵指导方法、朗诵活动筹办方案等。
单元三:文学与写作 (二) (24 小时)
帮助学员掌握古今文学概况、培养赏析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能创作及评鉴不同体裁的文类。内容包括文学发展概况、古今文学作品赏析、不同文体的创作技巧及评鉴方法等。
单元四:语音与粤普对比 (二) (24 小时)
学习使用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和粤语拼音描写语音特色,以及作为分析与语音相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员听辨及分析粤普语音差异的能力,作为探讨粤方言区学生偏误及学习纠正方法的基础。内容包括国际音标、汉语拼音、粤语拼音、粤普语音异同及相关偏误分析等。
单元五:汉字、词汇与语法 (二) (24 小时)
培养学员对现代汉语汉字、词汇、语法精要特点的分析能力,作为日后教学的基础。并培养学员认辨及分析粤普词汇和语法异同的能力,作为探讨粤方言区学生偏误及纠正方法的基础。内容包括介绍现代汉语汉字、词汇、语法特点,粤普词汇、语法异同分析、相关偏误分析等。
单元六:教育心理与语言习得 (18 小时)
帮助学员了解与语文教学有关的心理学理论,以及第一和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儿童成长与发展、应用语言学与教学、第一与第二语言习得等。
单元七:中文教学法 (二) (36 小时)
帮助学员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的理论 ;根据教学目标和对象设计语文课程、教案、教材、教具 ;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教授中国语文科 ;以及有效评估教学成效并找到持续改善的方法。内容包括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的理论与实践 ;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中国语文科课程、教案、教材、教具设计 ;语文能力评估、学习成果评估原则及对策 ;教师专题讲座等。
单元八:普通话科教学法 (二) (36 小时)
帮助学员设计完整的普通话科课节及准备相关教材、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教授普通话科并有效评估教学成效、掌握常见普通话测试的应试技巧及训练策略。内容包括标准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普通话听说读写教学 ;普通话科课程、教案、教材、教具设计 ;普通话测试的评测方法、出卷原则、应试技巧及训练策略 ;教师专题讲座等。
单元一:普通话课堂语言运用 (18 小时)
帮助学员了解自己的语音问题,并掌握持续改进的方法,俾能使用规范的普通话,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传意、交流、纠误。内容包括语音、语言表达、教学用语、辨析及纠误等。
单元二:普通话朗诵及训练技巧 (二) (24 小时)
培养学员分析不同文本的能力,以及朗诵及讲故事的技巧,并帮助学员掌握培训朗诵能力的方法,组织不同的朗诵活动。内容包括诵材分析、朗诵及讲故事技巧、朗诵指导方法、朗诵活动筹办方案等。
单元三:文学与写作 (二) (24 小时)
帮助学员掌握古今文学概况、培养赏析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能创作及评鉴不同体裁的文类。内容包括文学发展概况、古今文学作品赏析、不同文体的创作技巧及评鉴方法等。
单元四:语音与粤普对比 (二) (24 小时)
学习使用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和粤语拼音描写语音特色,以及作为分析与语音相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员听辨及分析粤普语音差异的能力,作为探讨粤方言区学生偏误及学习纠正方法的基础。内容包括国际音标、汉语拼音、粤语拼音、粤普语音异同及相关偏误分析等。
单元五:汉字、词汇与语法 (二) (24 小时)
培养学员对现代汉语汉字、词汇、语法精要特点的分析能力,作为日后教学的基础。并培养学员认辨及分析粤普词汇和语法异同的能力,作为探讨粤方言区学生偏误及纠正方法的基础。内容包括介绍现代汉语汉字、词汇、语法特点,粤普词汇、语法异同分析、相关偏误分析等。
单元六:教育心理与语言习得 (18 小时)
帮助学员了解与语文教学有关的心理学理论,以及第一和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儿童成长与发展、应用语言学与教学、第一与第二语言习得等。
单元七:中文教学法 (二) (36 小时)
帮助学员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的理论 ;根据教学目标和对象设计语文课程、教案、教材、教具 ;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教授中国语文科 ;以及有效评估教学成效并找到持续改善的方法。内容包括以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的理论与实践 ;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中国语文科课程、教案、教材、教具设计 ;语文能力评估、学习成果评估原则及对策 ;教师专题讲座等。
单元八:普通话科教学法 (二) (36 小时)
帮助学员设计完整的普通话科课节及准备相关教材、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教授普通话科并有效评估教学成效、掌握常见普通话测试的应试技巧及训练策略。内容包括标准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普通话听说读写教学 ;普通话科课程、教案、教材、教具设计 ;普通话测试的评测方法、出卷原则、应试技巧及训练策略 ;教师专题讲座等。
3 评核与颁授
学员达到以下标准,可获本院颁发 「中文 (普通话) 教学法高等文凭 」。
(i) 出席率:各单元出席率达百分之七十,及
(ii) 成绩:通过各单元的评核。
(i) 出席率:各单元出席率达百分之七十,及
(ii) 成绩:通过各单元的评核。
4 课程期限
共 204 小时,每周上课两次,约 10 个月完成。
7 修读期限
修读期限为两年,逾期修毕课程的学员将不获发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