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瞟 |
|
UTF-8 | E7 9E 9F |
---|---|
大五碼 | BF67 |
倉頡碼 | 月山一田火 |
Matthews | 5200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2509;(二版)2687 |
康熙字典 | 744 |
Unicode | U+779F | |
---|---|---|
GB2312 | 7809 | |
四角號碼 | 6109.1 | |
頻序 A/B | 4064 | 3897 |
頻次 A/B | 34 | 12 |
普通話 | pio pio pio |
小篆 | ||
---|---|---|
|
金文 |
---|
(部件樹) |
---|
甲骨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瞟 | 𥉻也。从目,票聲。〔𢾭沼切〕 (72 / 66) | 目 | 𥍌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從「目」,「票」聲。本義是斜視。 16 字 詳解: 從「目」,「票」聲。本義是斜視。《說文》:「瞟,𥉻也。从目,票聲。」沈濤《說文古本考》謂《文選》注引《說文》作「瞟,睽也」,今本《說文》作「𥉻」乃「字形相近而誤」。參見「睽」。古書中的用例如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四》:「不想寺僧一手接銀,一眼瞟去,看見餘銀甚多,就上了心。」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28回:「(寶玉)臉望著黛玉說話,卻拿眼睛瞟著寶釵。」 「瞟眇」是連綿詞,又作「縹緲」、「漂渺」,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之貌。如《文選.王文考〈魯靈光殿賦〉》:「忽瞟眇以響像,若鬼神之髣髴。」李善注:「瞟眇,視不明之貌。」北宋王安石〈松江〉:「五更漂渺千山月,萬里淒涼一笛風。」 292 字 相關漢字: 目,票,𥉻,睽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 | 周 | |||||
李 | 何p177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瞟」的異讀字 | |
黃p25 | 周p114 | |||||
李p296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瞟」字下錄有8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v. | look sidelong at; squint |
瀏覽次數: 3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