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田 (主部件) 共 19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番 | 金文用作姓氏,番匊生壺:「番匊生鑄賸(媵)壺」。《詩.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卿士,番維司徒。」毛亨傳:「番,氏。」《姓觿》:「番,音同潘。」漢帛書「番」讀為「播」,《馬王堆漢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番(播)于下土,施于九州。」 《說文》:「番,獸足謂之番。从釆;田,象其掌。𨆌,番或从足从煩。𥸨,古文番。」 | |||||||||||||||
畯 | 甲骨文辭殘,用義不明。金文用法有二:一、表示長久,㝬鐘:「㝬其萬年,畯保四或(國)」,「畯保四國」即長保四國之意。此鼎:「畯臣天子」,表示長久地臣於天子,服事天子。孫詒讓曰:「凡金刻之言畯者,並當讀為駿,《爾雅.釋詁》:『駿,長也。』」二、讀為「悛」,表示改正,大盂鼎:「畯正厥民」,表示使人民改正向善,與《尚書.康誥》「作新民」意思相同(參裘錫圭1978)。《國語.楚語》:「有過必悛」,韋昭注:「悛,改也。」一說應讀為「允」,表示信實、誠實,大盂鼎:「畯正厥民」,即信實地改正或治理他的人民。「畯」讀為「允」最早由張政烺提出,裘錫圭(2012)加以發揮。 | |||||||||||||||
當 | 金文「當」見於櫟陽武當矛,辭義不詳。陶文用作地名,秦陶:「咸亭當柳恚器。」「當柳」為地名。 秦簡「當」指應當,《睡虎地秦簡.秦律雜抄》簡11:「不當稟軍中而稟者,皆貲二甲,法(廢)」,指不應該向軍方領取軍糧而領取的人,全都罰二甲,撤去職務而永不再用。另,秦簡「當」可讀成「倘」,《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179:「當(倘)者(諸)侯不治騷馬,騷馬蟲皆麗衡厄(軛)鞅𩎍轅𩉼(靷)。」全句指倘若諸侯不處理痕癢的馬,痕癢的馬身上的寄生蟲就會依附在車上的衡軛和駕馬的皮帶上。 馬王堆竹簡「當」可為「常」,指常規。《馬王堆帛書.十問》簡10:「君必食陰以為當(常)」,指人必須吸取陰氣以為常法。《戰國策.趙策一》:「祭祀時享非當於鬼神也。」《史記.趙世家》「當」作「常」。 《說文》:「當,田相值也。從田,尚聲。」段玉裁注:「值者,持也。田與田相持也。引申之,凡相持相抵皆曰當。」 | |||||||||||||||
畺 | 甲骨文用為地名,金文表示界限、止境,後世作「疆」,奚子宿車鼎:「子孫永寶,萬年無畺。」田季加匜:「萬年無畺,子子孫孫永寶用亯。」表示萬年無界限、永無窮盡之意。 | |||||||||||||||
農 | 裘錫圭指出農業的「農」和表示除草的「耨」是一字分化,農耕之前,需要清除雜草林木,才能開墾土地,闢為農田,以事耕作。他又認為「辰」是象「斤」、「钁」一類農具,而非「蜃」。參見「辱」。 甲骨文表示開荒除草,《乙》8502:「蓐(農)芀方」。又用為地名。金文表示耕作,令鼎:「王大耤農于諆田」,表示周王在諆田舉行大藉田之禮。又用作人名。又指稼穡、農作物,牆盤:「農穡」。 戰國竹簡表示農耕,《上博竹書五.三德》簡15:「俯視地利,敄(務)農敬戒」。 「農」小篆作「䢉」,《說文》:「䢉,耕也。从䢅囟聲。𨑋,籒文䢉从林。𦦥,古文䢉。辳,亦古文䢉。」 | |||||||||||||||
冀 | 《說文》:「北方州也。从北異聲。」段玉裁注:「據許說是北方名冀,而因以名其州也,叚借爲望也、幸也。」 | |||||||||||||||
奮 | 後期金文加從「攴」,所從的「衣」至小篆訛變為「大」。金文「奪」字中之「衣」形至小篆亦訛變為「大」。參見「奪」。睡虎地秦簡、馬王堆漢帛書「衣」訛變為「亦」。 金文表示振動,搖動,中山王鼎:「奮桴䢅(振)鐸」。「奮桴」即「奮枹」,表示搖動鼓槌,亦即擊鼓。《周禮.地官.小宰》:「徇之以木鐸」,鄭注:「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使明聽也。木鐸,木舌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廣雅.釋詁》:「奮,動也。」《廣韻.問韻》:「奮,揚也。」又用作人名。(參《金文形義通解》) 戰國竹簡表示奮發、振作,《上博楚竹書五.三德》簡1:「芔木須旹(時)而句(後)奮」,表示草木等待適合的時節而後才能奮發生長。 《說文》:「奮,翬也。从奞在田上。《詩》曰:不能奮飛。」段玉裁注:「田猶野也。」 | |||||||||||||||
壘 | 金文從四「田」,從「土」,用作人名,意義不詳,十三年□陽令戈:「工帀(師)北宮壘,冶黃。」 後來「壘」指軍營中用作禦敵或防守的牆壁,如壁壘,兩軍對壘,《說文》:「壘,軍壁也。从土畾聲。」 | |||||||||||||||
邍 | 「𨙅」是原野的「原」的本字,小篆從录作「邍」,《說文》:「邍,高平之野,人所登。从辵备录。闕。」 金文從「彳」或「辵」從「夊」從「田」從「豕」。從「彳」、「辵」有行走之意。「田」是聲符。學者多認為「𨙅」字從「彖」不從「豕」,王筠認為「彖」是「𨙅」的聲符。按甲骨文「彖」字與「𨙅」字所從有別,參見「彖」。 甲骨文用為地名。金文用為人名,又表示原野,晉侯對盨:「其用田狩,湛樂于𨙅隰」,意思是說用來進行田獵,在原野和低濕的地方狩獵取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