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期大學線

屋苑維修 小業主任人魚肉

2014 年 05 月 14 日

擁有一個私人屋苑單位,是無數家庭卑微的願望。但做了業主,也未必能安居樂業。屋苑維修如計時炸彈,一聲令下,小業主隨時要付出天文數字,大失預算。手握生殺權的業主立案法團,在重重法律漏洞下如獨立王國,小業主有冤無路訴。屋苑大維修,變成業主與法團間的一場角力。 …繼續閱讀

114期大學線

媒體工會 守護傳媒界寒冬?

2014 年 05 月 14 日

在香港當記者,工時長、薪水低,加上今年一連串疑似打壓新聞自由的事件,令新聞工作者們擔心,香港新聞自由已進入嚴寒期。今年三月,明報職工協會成立,成為繼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壹傳媒工會之後本港第三家獨立運作的媒體工會。本刊採訪了三家傳媒工會的負責人,探討他們工會的成立、運作及爭取的成效。 …繼續閱讀

114期大學線

公帑「左手交右手」 區議會無皇管?

2014 年 05 月 13 日

中西區區議會轄下的公民教育工作小組,於三月六日審批二十五萬的《基本法》宣傳撥款,民主黨中西區區議員許智峯因不滿會議以閉門方式進行,與小組主席李志恆發生爭執,最終被警員抬走。四月初,許智峯及中西區區議會增選委員吳兆康在區議會秘書處發起無限期靜坐,抗議區議會企圖黑箱通過撥款,事件也揭露了區議會欠透明度,有私相授受、利益衝突之嫌。 …繼續閱讀

114期大學線

遴選準則模糊 難為了運動員

2014 年 05 月 13 日

早前香港短道速滑運動員呂品韜參加冬季奧運,卻沒有隊醫隨行事件,反映運動員利益難以保障。近年政府於體育發展投放的資源增加,不過政府監管少,陸續有消息傳出,港協暨奧委會及體育總會對運動員遴選過程不公,以致扼殺有實力的運動員為香港出賽的機會。 …繼續閱讀

MM多媒體專題(2014-05)

夜夜笙歌 居民叫苦

2014 年 05 月 13 日

旺角行人專用區自今年一月二十日起實施「殺街令」,街頭表演和商業活動只能於週六日及公眾假期進行,以消除噪音滋擾,行人專用區毗鄰的住戶樂得清靜。但街頭樂隊卻「轉戰」旺角道行人天橋,每晚八點到十點準時到位,澎湃歌聲加上專業揚聲器,有蓋天橋成環迴音效舞台。附近居民叫苦連天,向議員、警方、食物環境衛生署投訴無門,住戶心灰意冷卻又無力搬走。究竟誰該負責? …繼續閱讀

MM多媒體專題(2014-05)

將軍澳城市規劃

2014 年 05 月 13 日

自給自足,是香港新市鎮的發展目標。作為新市鎮之一的將軍澳,絕對是過之而無不及。將軍澳、坑口和寶琳近年商場愈起愈多,衣食住行樣樣齊備。就硬件來說,將軍澳是一個理想的居住地方。可是,當你居住的社區只剩下無數的連鎖店食肆、商店;無數的天橋把你由港鐵運至一個商場,再運至另一個商場,漸漸忘記在將軍澳呼吸一下戶外新鮮空氣的感覺。你再不是多元的個體,而只是被城市規劃所控制的一棋子,你,還想居住於這裡嗎? …繼續閱讀

MM多媒體專題(2014-05)

殯儀陷阱 賺盡死人錢

2014 年 05 月 13 日

中國人忌諱死亡,大多數人生前不會預先作好安排。親人離世後,帶著悲傷、六神無主地籌備葬禮,絕非易事。葬禮是對先人的最後致敬,本來花費多少豐儉由人,但香港的殯儀業封閉又神秘,大部分殯儀服務和相關產品沒有公開價格,通常是一條龍形式銷售,並無細分項目標價,使消費者容易跌入消費陷阱,大失預算。 …繼續閱讀

114期大學線

兒童節目話當年

2014 年 05 月 13 日

「天空海闊任鳥飛,小小天地跳飛機」、「一飛衝天去,小小穿梭機」 不少香港人耳熟能詳的歌詞,通通出自過往的兒童節目。可惜今年四月,主持兒童節目三十二年的譚玉瑛被調職,網民頓時群情洶湧,大感不捨。歲月流逝,陪伴幾代港人成長的「譚玉瑛姐姐」也要退下,究竟兒童節目又改變了幾多 ? …繼續閱讀

MM多媒體專題(2014-05)

大學生,做警察?

2014 年 05 月 13 日

正在讀書的大學生,原來也可以當警察?現今的大學生經常被喻為嬌生慣養,是家中的寵兒;在大學宿舍過著作息不定時的「靡爛」的生活,不事生產。

然而,由2003年開辦至今的「大學生輔警計劃」(AUS)一直都深受歡迎,每年都會出產過百名的準大學生輔警。今年(2014年)更是計劃的十周年。在短短十年間,計劃共培訓出超過一千一百名的準大學生輔警。 …繼續閱讀

114期大學線

網絡媒體的採訪權 準則如何訂?

2014 年 05 月 13 日

互聯網科技日新月異,網絡媒體成新勢力,公民記者應運而生。雖然網媒投放在新聞採訪上的資源較少,但也會派旗下記者出外採訪,為市民帶來第一手資訊。惟於政府官方場合採訪時,網媒的待遇與主流傳媒有異,不少網媒記者以不同理由被拒進場, 他們皆表示採訪限制眾多,準則模糊,令他們無所適從。 …繼續閱讀

1 6 7 8 9 1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