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期大學線

自修室的每一個晚上

2014 年 11 月 04 日

中學時,我很討厭到自修室溫習,因為很怕周圍坐滿陌生人的感覺。千萬想不到,佔領運動竟使我成了「遮打自修室」每晚的座上客。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採訪手記

2014 年 11 月 03 日

這是最後一期以記者身份完成《大學線》,當初接到稿題時,正值大量政治廣告湧入各大報章,於是便以此作為主題,探討傳媒對於政治廣告的處理手法。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時代選上的香港

2014 年 11 月 03 日

這些年來,香港人一次次走上街頭,在高牆前發出一聲聲微弱的吶喊;許多人在思索,然後慨嘆我們到底難以擺脫形式化的抗爭。因此,二零一四年,應該足以叫很多人銘記在心。 …繼續閱讀

115期大學線

大時代的見證人

2014 年 11 月 03 日

李安琪 「隆」…「隆」…像雷聲,也像節慶煙花爆開的聲音,實情是我第一次跟它交手的催淚彈。「嗚嘩嗚嘩嗚嘩」…音頻高得像我家小狗要餵食時發出的控訴,事實是,這是比牠更擾人的警笛聲。「喂,我剛見到一批又一批 …繼續閱讀

114期大學線

賣Like行業大解構

2014 年 05 月 14 日

近年,社交網站用戶為提高人氣而購買粉絲﹙Followers﹚和讚好﹙Like﹚的現象愈趨普遍,賣like更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行業。究竟製作大量的假Like是否難事?賣家又如何幫假粉絲進行偽裝,博取信任?本刊聯繫到行內賣家接受訪問,詳細解構賣Like行業內情。 …繼續閱讀

MM多媒體專題(2014-05)

觸得到的「星星」

2014 年 05 月 14 日

近年台流及韓流相繼襲港,在偶像劇及綜藝節目的風氣下,愈來愈多港人迷上外地明星,有不少歌迷花費大量金錢購買偶像的周邊商品,例如偶像穿過的衣服、代言的產品等;甚至特地飛往台灣及韓國看演唱會,他們的行為經常為人詬病。
然而,追星族是否完全盲目追星?追星又是否年輕人的專利?
…繼續閱讀

MM多媒體專題(2014-05)

戒毒路上 — 從墮落到重生

2014 年 05 月 14 日

年輕人不堪誘惑,沉淪毒海。他們與家人關係疏離、荒廢學業、記憶力衰退,有些更出入監獄,甚至多次自殺…縱使過去墮落不堪,但成功戒毒後,總能重新出發。以下有同為吸毒康復者的男女結為夫婦,互相扶持;有懷著第二胎的準媽媽;有重回校園的青年。他們在戒毒路上幾經跌宕,困難重重,更直言:「戒毒是一世的。」 …繼續閱讀

114期大學線

《再見六四‧六四再見》列明慧

2014 年 05 月 14 日

每年六四維園晚會,司儀一句 : 「平反六四,永不放棄」,帶起了一浪和應的聲海,當燭光緊接亮起,人人嘗試放眼台上,找尋那悲壯女聲的源頭。九年過去,大家不見其人,只聞其聲,她在台上的吶喊呼告,聲音雄厚紮實,每一句禱告與悼念激起了市民的熱情,亦掀起過大家的哀愁。十年間寂寂無名地喊叫,她說自己是六四悼念晚會中的平凡人,她叫列明慧。 …繼續閱讀

MM多媒體專題(2014-05)

網上集資 夢想推手

2014 年 05 月 14 日

現今要在香港實現夢想談何容易,不少人有才但無財,有志難伸。近年群眾集資(Crowdfunding)開始在歐美等地流行,它利用互聯網強大的號召力,提供平台匯聚世界各地的資金,讓追夢人把理想編織成具體的計劃書,嘗試吸引小額資金、積少成多。二零一二年Pebble智能手錶能得以生產,全賴美國一個集資網站籌得過千萬美元。而香港亦有人率先透過各個集資平台找到了夢想的起點。 …繼續閱讀

MM多媒體專題(2014-05)

生・死・教育

2014 年 05 月 14 日

香港平均每星期有兩至三名青少年因自殺而喪生 ,他們的離世,會對親友做成不可磨滅的傷痛。近年來,有機構舉辦各項活動,教導學生「由死看生」,希望他們珍惜生命,不言輕生。更有自殺者的父親著書,寫下自己走出傷痛的經歷,希望悲劇不再重演。 …繼續閱讀

1 5 6 7 8 9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