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期大學線

待用餐券 派發溫暖

2014 年 02 月 09 日

編輯︰溫婉婷  記者:黃文雋 邱榕瀅 「待用」概念源自意大利的咖啡店,原指有人支付兩杯咖啡的價錢,但只取走一杯,待有需要人士可免費喝到咖啡。去年,社交網絡廣傳一篇有關待用咖啡的文章,本港部分餐廳亦隨之 …繼續閱讀

112期大學線

年輕零散工

2014 年 01 月 02 日

好工難求,但在這個年頭,連一份穩定的長期工作(長工)也難求。近年,市場越發講求靈活和彈性人手分配,顧主偏好聘請散工,令不少年青人為堅持理想,逼於無奈當上「全職零散工」,以兼職身份去完成長工的職責。他們收入不穩定之餘,一般基本保障例如疾病津貼、有薪假期等統統無法享有。穿上同一套制服,做同等工作,為甚麼待遇、福利卻大有不同? …繼續閱讀

110期大學線

僭建招牌掛滿樓

2013 年 05 月 20 日

據屋宇署粗略估計,全港現時約有十九萬個僭建招牌,大多數都建在一些舊樓上,居民不但要無辜承受這些招牌發出的強光和熱力,而且亦陷於樓宇結構危機之中。不少居於「三無」大廈(即無業主立案法團、無居民組織和無管理處)的業主就像「孤兒」般,無錢亦無力對抗招牌僭建者,甚至成為「代罪羔羊」,被逼承擔清拆費用及招牌引致意外的賠償。 …繼續閱讀

109期大學線

原居民葬區 魚目混珠

2013 年 04 月 15 日

香港公眾墳場土葬及骨灰龕位短缺,有石廠負責人協助非原居民的市民非法取得原居民安葬證,讓先人在新界原居民殮葬區下葬,石廠負責人聲稱有辦法瞞天過海,就算政府追查,都可蒙混過關。 …繼續閱讀

109期大學線

標準工時 保障背後的隱憂

2013 年 04 月 15 日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分秒必爭。時間,在香港人眼中絕對是彌足珍貴。可是,為了三餐溫飽,每天工作十小時,接著再無償加班兩小時,這彷彿是在香港工作必然接受的定律。「想返少啲,但搵埋又唔夠食。」相信是不少打工仔的心聲,立法規管標準工時無疑是對他們的一種保障。不過標準工時影響甚廣,特別是對一些收入少、但工時長的基層市民構成最大影響。
落實標準工時究竟能否真正幫助這一群打工仔﹖ …繼續閱讀

108期大學線

天橋底的生還者

2013 年 01 月 21 日

。寒風中,他們睡不着,不是因為怕冷,是怕政府執法人員突然「掃街」,就如去年冬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掃蕩行動,令本來身無長物的他們連僅有的財產也保不住。半年來,有心人為露宿者向政府追討,雖然最後政府願意賠償,但執法部門掃蕩有增無減,每人兩千元的賠償對露宿者的生活並未帶來明顯改善。 …繼續閱讀

107期大學線

勞工法例不保 推廣員淪為「二等工」

2012 年 11 月 22 日

推廣員上班時間有彈性,又可選擇工作地點,表面看來很輕鬆。然而,彈性背後換來是僱主的剝削:他們用盡方法走法律罅,使推廣員因工時不足而不符合「418」勞工法例要求,僱主因而此能免卻給予有薪勞工假、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等福利。推廣員慘淪為不同超市的「二等工」,被無理要求完成職份以外的工作,有人更坦言:「時時刻刻都想離開這行。」 …繼續閱讀

106期大學線

活到老豪到老?

2012 年 05 月 03 日

房協在推出「雋逸生活」長者房屋計劃,對象為較富裕的長者,單是入場收費便高達三百萬元。社會上充斥不少反對聲音,認為計劃過於奢華,房協應該先回應低、下階層的房屋需求。在現今一屋難求、土地資源緊張的情況下,不少合資格申請長者均認為:退休生活只求安穩,不求豪華。 …繼續閱讀

111期大學線

街頭募捐員非義工 七成二市民不知情

2011 年 04 月 03 日

「您好,我係XXX籌募大使……」這句耳熟能詳的說話,背後有多少個不知道?你知道籌募大使受薪嗎?你知道籌募顧問公司的存在嗎?你知道慈善機構的籌募支出有多少嗎? …繼續閱讀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