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期大學線

校園講獨 通識老師如履薄冰

2016 年 11 月 01 日

編輯│葉倩如 記者│何家朗 曾曉渝 攝影│何家朗 曾曉渝 余卓希 行政長官多次強調港獨違反《基本法》,學校無討論空間,教育局更表明如老師在校內「鼓吹」港獨,最嚴重可被「釘牌」(取消教師註冊資格)。教育 …繼續閱讀

124期大學線

36%大學生支持本土派 70%人認同和理非

2016 年 04 月 18 日

本刊調查發現,三成六受訪的大學生表示傾向支持本土派,支持泛民的則約三成。雖然支持本土派的較多,但七成受訪者仍然認同「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抗爭手段,八成半人認為武力抗爭應設有底線,表示願意為爭取公義及民主而犧牲生命的人,只有百分之四。 …繼續閱讀

123期大學線

免費歐洲升學路

2016 年 03 月 07 日

香港中學文憑試 「一試定生死」,考不上大學資助學位課程的學生自然要另覓出路。有人選擇到美、加、澳等地升學,但一年數十萬港元的開支,並非普通家庭能夠負擔;有人找到一條另類的升學路,一些歐洲國家會提供低學費甚至免學費大學課程,留學一年平均只需港幣七萬至八萬元,看來留學歐洲不再是夢! …繼續閱讀

122期大學線

無懼險障 重新上路 陳文敏

2015 年 12 月 27 日

2014年底,《文匯報》「爆料」指陳文敏獲推薦為港大學術及人事資源副校長,由此掀起一場港大百年未見的風暴。身處風眼中,前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保持一貫敦厚形象,波瀾不驚。風雨過後,他沒有意興闌珊,反而重執教鞭,特別選擇任教一年級生首學期的法律制度課程,引導新生反思法治、公義,重新上路。 …繼續閱讀

121期大學線

校委會泄密 學生之過?

2015 年 12 月 01 日

香港大學校委會早前投票否決任命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擔任副校長,會議內容多次外泄。由《文匯報》披露陳文敏是候選人,到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公開會議內容,至商台播出會議錄音,至港大申請禁制令禁止泄密,泄密者再轉到台灣網站「放料」,一波波的泄密事件,頻頻衝擊校委會的保密制度。 …繼續閱讀

120期大學線

國內名企實習 有價有市

2015 年 10 月 30 日

在花旗銀行存款50萬元人民幣,可獲得實習證明,100萬元可換推薦信;付四萬元可進摩根士丹利實習、三萬元進貝恩諮詢(Bain & Company)實習。內地申請出國留學的人愈來愈多,為提高勝算,內地有留學諮詢公司提供「付費實習」服務,將著名企業的實習明碼標價,保證為學生提供工作證明和推薦信。本刊記者走訪內地多間留學諮詢公司,詳細解構買賣實習的途徑與流程。 …繼續閱讀

119期大學線

三中商冷待黃傘書 小書店突圍而出

2015 年 04 月 29 日

中資背景的三中商(三聯、中華及商務)於全港共有四十七間分店,早前被指冷待與雨傘運動和民族論有關的書籍。在香港出版書籍,一本書能賣幾千便已不錯,這些政治書打破慣例,銷量驚人,然而即使書籍受歡迎,三中商入貨量卻不合比例地少,有出版界人士直言有打壓之嫌。 …繼續閱讀

118期大學線

大學生退聯調查 半數人持中立態度

2015 年 04 月 02 日

香港大學學生率先透過公投退出學聯,其他院校紛紛成立退聯關注組。本刊調查發現,大學生對學聯在雨傘運動的表現評分只是剛好及格;支持和反對自己院校退出學聯的人數相若,過半數學生則對退聯問題持中立態度,他們未來的立場會否轉變,足以左右各院校公投的結果。 …繼續閱讀

117期大學線

文化界註冊藝團 攻佔功能組別

2015 年 03 月 03 日

一群文化人將抗爭由街頭帶進建制,紛紛組成藝術團體,登記作功能界別選民,勢要於來年立法會選舉用選票「踢走」現任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即使成功機會渺茫,但他們仍然堅信命運自主,更是為了一口氣:「馬逢國不代表我。」 …繼續閱讀

116期大學線

後佔中選戰調查

2014 年 12 月 22 日

本刊調查發現,在佔領運動後,大學生對激進民主派的評分上升,社民連成為大學生心目中的得分最高的政黨。五成人不滿意建制派的表現,評分全線不及格,並由民建聯「包尾」。 …繼續閱讀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