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遺傳—如何走出宿命?

Mel(化名)17歲生日那夜,母親為她煮了一桌佳餚。Mel手握著碗幫忙盛飯,目光卻一直離不開電視機,漫不經意把飯碗放在桌上。

「鏘──」父親忽然抄起桌上的碟擲向Mel,下一秒,衣架就落在她的身上。她用手去擋,手指被打至爆裂,手上鮮血一滴一滴染紅地板,父親方始罷休。父親忽然發怒,因Mel只顧看電視,忘了雙手把飯碗捧給他。

Mel自幼遭受父親暴力對待,深明虐打對兒童成長的禍害;然而今天育有兩女的她,卻又總是不能自控,用同一套手法管教女兒。家暴問題一代傳一代,「家暴遺傳」真的是宿命嗎?

記者│吳芷蕎 吳穎 編輯│簡曉慧 攝影│馮婥瑤 簡曉慧

虐打成家中日常 母親漠不關心

「小時候覺得很黑暗,好像沒有希望。」

現年35歲的Mel自兩、三歲起,每次只要稍為不順爸爸的意,就會被他用鄉下髒話辱罵,被拖鞋、衣架等工具虐打,每星期總會有兩、三次。她憶述,在三、四歲時經常被爸爸追打至門口,小時候不懂得反抗,每次都只能瑟縮在家門鐵閘前。有次父親在晚飯時間打她,她就一直待在鐵閘前,吹著北風,直到11時父親已入睡,母親才喚她去吃飯:「(我躲了)很久,久得好像過了很多個世紀。」這樣的畫面不斷重複,她形容:「小時候覺得很黑暗,好像沒有希望。」

雖然母親曾試圖阻止爸爸,但經過數次衝突之後,逐漸放棄保護女兒,令Mel變得更孤立無援。Mel至今亦難以忘懷17歲生日當天,被打得手指爆裂,母親卻若無其事,不只沒有勸阻丈夫,更沒有半點關心或慰問,彷彿女兒被虐打只是家常便飯。Mel當年還因會考成績不俗而高高興興,以為成績可得到父母讚賞,豈料只換來爸爸無情的虐打和媽媽的冷漠。那晚之後,她將自己一整疊獎狀全部丟掉。

Mel因為想挑選一件較大的西瓜而被父親虐打,導致她長大後對做選擇感到恐懼。(設計圖片)

身傷心更傷 被虐後患社交焦慮

被父親虐打多年,Mel一直沒有向任何人或機構求助。為此感到丟臉,中學時期,無論在教會還是學校,她都沒有跟人提起家暴的問題,即使有人問起傷勢,她亦只謊稱被抽屜夾到。

衣架打在身上所造成的傷痛,比不過Mel內心所受的創傷。 Mel中五會考成績優良,但她對自己已失去信心,升上預科後變得無心向學,更患上社交焦慮,最後以會考成績考上了中大。入學前她報名參加迎新營,但遲遲不收拾行李,拖延至入營時間,最後還是沒有現身。一想到要面對新的環境及面孔,Mel就感到極度焦慮,沒有信心適應新生活。

凡事過分憂慮,導致Mel害怕做選擇:「以前一犯錯,無論大錯小錯,你都會受到懲罰。」小時候只是挑了一塊較大的西瓜,爸爸就覺得她沒禮貌而打她,令她長大後經常害怕做錯決定,以至不敢選擇。後來她接受了中大的學生輔導,才慢慢習慣大學生活。

繼續閱讀:遺傳父親暴力管教方式 被虐者成施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