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市推廣本土歷史
民間組織 ‘Watershed Hong Kong’ 的創辦人葉坤杰,大學時是利瑪竇宿舍宿生,並偶然找到由宿舍出版的銀禧紀念特刊,書中有兩頁記載在保衛戰中陣亡的宿生。特刊上不但印有六位同學的照片,並詳述了他們的舍堂生活和參加過的學生團體,葉說:「舍堂的紀錄很全面,令這六位同學很立體。他們不是陌生人,而是在不同的時空,同樣的地方生活過的人。」
這段舍堂歷史喚起了他對香港保衛戰的興趣,去年他便與十幾位同學一同創立Watershed Hong Kong,致力推廣香港歷史,第一個探討的話題就是香港保衛戰。Watershed Hong Kong曾主辦去年的重光紀念儀式,亦經常在社交網絡上發布有關香港保衛戰的資訊。
葉坤杰認為,香港保衛戰呈現了香港軍事的面向,而保衛戰結束後,香港進入「三年零八個月」日佔時期,而非中國的「八年抗戰」,亦反映香港和中國在不同的歷史軌跡上行走。
去年12月,Watershed Hong Kong於Facebook專頁上發布「香港保衛戰當年今日」系列圖輯,講述這段歷史。葉坤杰說:「當時網上反應不俗,但是在虛擬世界上接觸面始終不夠廣,我想突破現行方法。」於是,Watershed Hong Kong決定走出網絡,籌辦香港保衛戰75周年紀念活動 ‘Living Monuments’,透過於網上徵集演員扮演軍人,在今年12月的第二至第四個周末,到香港不同地方「站崗」:演員穿著保衛戰的制服、配備,站在當年戰線陣地,希望引起路人駐足留意,再由義工從旁講解介紹,在紀念戰爭的同時,也推廣這段歷史。
葉坤杰指,今年12月周末的日期,剛好都是戰爭的轉捩點。例如第二個周末,即12月10至11日,是城門碉堡失守、英軍由九龍撤退到港島的日子。屆時參加者會由尖沙咀坐天星小輪到港島,象徵撤退的一刻。
Living Monuments 參加者: 他們為甚麼扮演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