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居住的環境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童話急轉彎

台灣的性別教育教了他們甚麼?或者我們可以由他們的教材了解。台灣教育部設立了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有為由幼稚園到大專院校學生設計的教學資源。當中的《國小高年級兩性平等教育教師手冊》中,有不同的設計活動,當中的「童話急轉彎」便是希望小學生覺察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活動中的故事時間是講述男生小強喜歡洋娃娃的和女生小莉喜歡四驅車,起初兩者都受到批評,但故事最後肯定不論是小強或是小莉都可以忠於自己所愛。由每個人的權利說起,就算不是同志,學生一樣明白生活是可以自己選擇的。性別平等的種子就是如此種下的。

香港都不乏類似的教材,香港教育局的性教育網站有為二至十五歲以上學生而設的教材,不過教育局並沒有專責性教育或性別教育的部門,性別教育是性教育的一部份,而性教育是歸納在德育及公民教育之下。在零一年,研究性傾向歧視問題小組委員會向立法會遞交的文件就批評:「學校不積極教導性傾向課題的情況,在過去30年來並無改變 。」

我們向教育局查詢,教育局指現行中、小學多個學習領域及學科的課程中,已涵蓋與性傾向、性別平等及性別意識相關的課題及價值觀。

我們翻查教育局即將在二零一二年推行「生活與社會科」的初中的課程指引,有關「性別角色與定型」是屬於延伸部份,根據指引,教與不教由老師自行選擇。而課程中基礎部份已有二十九個核心單元,由個人生活到香港、中國以至全球的政經議題都在內。早在零一年,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已批評學校課程繁多,以致未能有時間向學生觸及包括性身分和性取向的課題。而在零九香港小童群益會的研究中發現有近一半受訪學生表示學校對性傾向避而不談,更有四份一表示老師曾有歧視性的說話。(零九香港小童群益會的研究是指當年名為「同志學生在中學的處境」之研究)

現時,教育局指學校可按其辦學理念設計一個校本性教育課程, 教不教授有關性別的課題,如何介定,決定權在學校手中。連政府衛生署網站對性教育的看法都可以是:「兒子在父親身上學會一個男性應有的角色,而女兒則在父親身上明白到男性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職責,同時亦體會到周圍的人對女性的期望」。

後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