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河南 > 汝寧府 > 信陽州
現今地圖 | 明朝地圖 |
---|---|
|
|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
---|
《禹貢》荊州境。春秋時申國地(杜佑曰:申國當在南陽),後屬楚。秦屬南陽郡。後漢為南陽、江夏二郡地。魏分南陽置義陽郡,後省。晉太康中,復置。劉宋因之。泰始中,兼置司州。齊因之。魏置郢州。梁置北司州。東魏改曰南司州,又改郢州,而義陽郡如故。後周改州曰申州,郡曰宋安。隋初,郡廢州存。大業初,改州為義州,尋復曰義陽郡。唐初,復為申州。天寶初,亦曰義陽郡。乾元初,復故。宋開寶九年,降為義陽軍。太平興國元年,改信陽軍。元曰信陽州(至元十四年,升為信陽府。明年,復降為州。)明初因之。洪武十五年,降州為縣。成化十二年,復為州(編戶十七里),領縣一。今仍曰信陽州 |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
---|
府西南二百七十里,東至光州二百五十里,南至湖廣德安府二百五十一里,西至南陽府唐縣三百二十七里,西南至湖廣隨州二百四十四里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
---|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信陽府置,治所在信陽縣 (今河南信陽市)。轄境相當今河南信陽市及信陽、羅山二縣地。二十年 (1283) 徙治羅山縣 (今羅山縣)。三十年 (1293) 屬汝寧府。元末廢。明洪武元年 (1368) 復置,屬河南省。治信陽城 (今河南信陽市)。十年 (1377) 降為信陽縣。成化十一年 (1475) 復為信陽州。1913年改為信陽縣 |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
---|
河南 > 汝寧府 > 信陽州 > 羅山縣 |
河南 > 汝寧府 > 信陽州 > 羅山縣 > 羅山新縣 |
河南 > 汝寧府 > 信陽州 > 羅山縣 > 宋安郡 |
河南 > 汝寧府 > 信陽州 > 羅山縣 > 信陽衛 |
總數: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