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實習不似預期 大學生如何避免中伏?

打開大學電郵,映入眼簾是各類「海外實習計劃」郵件。本地實習位置一席難求,有人就選擇衝出香港。遠至歐美,近至內地、馬來西亞等亞洲地區,每年都有不少大學生願意自掏腰包,付出數千至過萬元,無酬實習,望為履歷添上漂亮一筆,賺取工作經驗。

可是,經歷未必如預期完美。有實習生認為機構規模過小,工作內容和預期大有出入;亦有人到內地實習,獲安排參與大量宣揚中國發展的活動,有感被洗腦。看到這些不符預期的實習經歷,大學生能如何趨吉避凶,找一個有意義的海外實習?

記者│溫紀然 編輯│黃婧宜 攝影│黃婧宜 胡筱雯

公司規模小 工作與說明不符

中文大學音樂系二年級生黃樂兒,去年6月透過中大寰宇暑期實習計劃,到西安實習一個月。根據意願,她被編派到籌辦演唱會的西安品創端文化傳播公司,主要負責幕後策劃工作。

不過,樂兒上班首天與上司見面時,才得知公司在該時段沒任何工作。她又發現除了兩位總裁,公司只有兩名員工。之後,她每天準時上班,同事卻總遲到,有時更要微信請同事盡快回來開門。辦公室在住宅大廈內,同事打遊戲機度日,更會帶同家人上班。樂兒從未獲派任何工作,就此曾向上司反映問題,但情況並沒改善。一星期後,樂兒向中大學生事務處要求轉公司。幸好兩、三天後,她便獲安排轉到同在西安的一間影視公司,負責宣傳工作。樂兒說新公司的工作氣氛、環境及工作內容都比本來的機構理想。

樂兒出發西安前曾自行搜尋,知道公司的確從事演唱會工作,再加上她信任校方安排,未有懷疑太多。實習不符預期,她認為公司需負最大責任:「如若公司有意隱瞞(工作情況),中大是沒可能知道全部資訊。」但她亦表示往後報名時會多加小心,盡量選擇參與計劃一段時間的公司,或主動向校方查詢不同公司的背景。

黃樂兒指她任職的音樂公司格局酷似民宅 。 (黃婧宜攝

大學與當地院校合作 提供在地支援

實習期間,樂兒曾因水土不服,持續一星期患胃炎。面對突發情況,樂兒幸得當地與中大有合作關係的大學支援。她的住宿由西安外國語大學提供,當地學校亦有人負責跟進香港實習生。當時她向大學職員求助,在大學診所就診後,病情沒有好轉,學校老師又帶她到西安的交通大學附屬醫院診治,直至她康復。樂兒很慶幸得到當地支援:「整個計劃給我的感覺是,(大學)在生活上提供的幫助是足夠的。」

中大學生事務處指,寰宇在幾個內地城市均有和一些高校,以不同形式及內容合作,包括西安外國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同學有需要可尋求當地支援。

公司相關資訊少 難做足事前準備

在中文大學讀心理學系五年級的彭梓灝,及日本研究學系四年級的周子琳,同樣曾參加中大寰宇暑期實習計劃。他們去年8月前往馬來西亞時,亦面對公司安排未如預期的問題。

梓灝和子琳獲派至同一間移民機構當管理培訓生。他們在出發前已付港幣3,000元訂金,實習完成後才能退還。他們滿懷期待前往馬來西亞,但到埗才發現,機構原來分為三間公司,另有兩間分別處理教育顧問及商會事務,實習生會被隨機分配工作。子琳事前對此毫不知情,但也只能無奈接受:「描述的與實際不同,你也沒有辦法,可以怎樣?都去到那邊了,難道我要中途離開嗎?不可能,我已經付了錢。」

彭梓灝在實習期間,每星期至少有一次外出見客戶的學習機會。(黃婧宜攝)

除了經營三間公司的兩夫婦外,公司只有四名實習生。子琳和梓灝認為,公司規模小不是大問題,但至少應有具經驗的同事指導工作。二人出發前雖有嘗試搜尋公司資料,但得到的資訊只有公司名稱及網址,網頁只顯示這是一間移民公司;他們到埗才得悉,實習生亦需參與舉辦遊學團的教育工作和商會事務。他們希望校方往後能向參加者提供更多資料,收窄期望落差。

拒絕公司無理費用 疑受針對遭減工作

除了工作安排和想像有出入,子琳亦懷疑因與公司周旋住宿費問題,遭上司針對,工作壓力倍增。子琳和梓灝實習期間的住宿由當地公司安排,根據中大提供的資料,實習生只需支付住宿費約港幣2,300元。但先到埗的子琳發現,合約額外標明了約港幣400元的「清潔費」。她覺得突然額外收費不合理,便向上司提出修改條款,在弄髒宿舍的情況下才需付清潔費。怎料翌日,子琳收到中大電郵,指公司向校方投訴她態度惡劣。

周子琳認為中大應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機構的資訊。(黃婧宜攝)

雖然校方在了解事件後作調解,公司最終同意修改合約條款,但自此之後,子琳感到上司開始冷待自己:「會給我看臉色,一點小事也會黑臉,也看到他對其他人跟對我不一樣。」老闆曾在公司通訊群組點名批評她的工作,令她倍感壓力。其他實習生每星期都有機會外出會見客戶,唯獨她亦只被編配影印、檢查電郵的瑣碎工作。即使上司曾允諾帶她見客,她亦曾主動提出想外出幫忙,但最後仍被老闆拒絕。

子琳指,公司事前並無提及額外收取清潔費,她提出反對意見後,遭公司不公平對待,公司架構又不如中大資料所述,規模更比想像中小。帶著一肚苦水,子琳返港後寫了四頁長的投訴信給中大學生事務處。不過,子琳稱,跟進她個案的職員表示校方雖有記錄在案,但個別情況實難以跟進。

實習團變文化宣傳活動 參加者感被洗腦

就讀中文大學綜合工商管理課程四年級的陳蒨渝,於2017年6月至7月,透過中大的宣傳,參與香港青年聯會的「共創系列」香港大學生實習團,在北京一間資訊科技公司實習,為期約一個半月。

陳蒨渝參加為期一個半月的實習團,總共只有三天自由時間,她認為行程安排上並不合理。(黃婧宜攝)

蒨渝憶述,約100名參加者住在一間酒店,除了平日上班,每個週末都必須出席交流及參觀活動,如:《一帶一路與中國文化》講座、以香港抗日戰爭為題的電影導賞會及內蒙古三日遊等。「如果你不願去,他(領隊)就會打電話到你房間催促你,(感覺像)強迫你一定要出現。」缺席的參加者會收到警告,警告三次後便可能不獲發實習證書。蒨渝形容,這些活動妨礙她休息,又感活動過度宣揚中國發展:

「我覺得好像入了一個集中營……好像洗腦。不停地聽到中國有多強大,你們未來一定也會回來中國工作,你們是中國人之類。」

青聯提供的實習團資料列明,參加者需出席參觀著名企業和名勝等活動,但並無詳細資料。蒨渝指,她從確認參加實習團起,一直不清楚行程,多番追問主辦單位不果,直至抵達北京機場當刻收到行程表,才知悉每星期都排滿活動。她參加實習團是為了累積工作經驗,原以為活動只有一兩次。她說:「如果在去前知道這個流程,我很大機會不會去。看見文化交流的那些(活動)……我就覺得那才是他們想宣傳給我們的東西,而非實習經驗。」青聯回應時稱,團員守則列明同學需出席所有官方活動,如參加者有任何意見,應理性向工作人員提出。

青聯學生交流網絡舉辦的「共創系列」暑期實習計劃,安排學生到文博機構及商業、科技等企業實習。(青聯社交網站圖片)

中大:難以一一拜訪實習機構

根據中大數字,去年暑假約有650名中大學生透過寰宇暑期實習計劃,於全球44個國家實習,當中約350名學生前往內地城市,另外300名則在海外實習。計劃收取3,000元按金,完成實習後會退還;食宿開支則由實習生自付,實習工作亦是無酬的。除中大外,另外八所大學亦均有舉辦海外實習計劃或為相關中介機構宣傳。

就學生認為公司資料不足、工作內容與預期不符等問題,中大就業策劃及發展中心助理處長孔繁楓指,要一一拜訪每個實習機構並不容易,但他們的團隊每年均會到訪部分城市,安排公司拜訪或與機構負責人聚會。校方亦會以現有網絡、政府創新項目等來篩選機構。至於校方如何決定為哪些坊間中介公司宣傳實習計劃,例如香港青年聯會,孔表示他們會審視該項實習計劃的理念、內容、整體安排、收費水平和籌辦單位的相關經驗及往績。

孔繁楓又指,學生事務處提供全天候緊急聯絡熱線,學生在外地工作遇到困難時,可隨時與就業中心聯絡。若接獲學生投訴,就業中心會先向學生和相關機構了解詳情,再向相關單位反映建議。但他們就未有回應,校方有否積極跟進學生投訴的情況,以及學生到達後發現公司無工作安排的處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