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活好當下 專訪遺體防腐師伍桂麟
「從生看死.活好當下」— 有些人闖盪半生才感悟生死,伍桂麟只是一名80後,卻已看透生命。24歲加入殯儀行業,以遺體防腐師的身分每天最少處理一具屍體,在殯儀館的六年間,接觸過約3000具遺體,包括他自殺 …繼續閱讀
「從生看死.活好當下」— 有些人闖盪半生才感悟生死,伍桂麟只是一名80後,卻已看透生命。24歲加入殯儀行業,以遺體防腐師的身分每天最少處理一具屍體,在殯儀館的六年間,接觸過約3000具遺體,包括他自殺 …繼續閱讀
「佛系」一詞是網絡流行用語,這個概念源自日本的「仏男子」(佛系男子),後來借用佛門無慾無求、一切隨緣的觀念,形容「緣份到了,自然就會……」的生活態度。從網絡回到現實世界,在香港一所寺院裏,一位法師身穿 …繼續閱讀
在被民建聯評為「十大最差公廁」之一的深水埗欽州街公廁,意外地沒有預期中的惡臭、水窪或斑駁污漬,空氣甚至比外面熙來攘往的街道更流通。一個不足五呎高的身影正在埋首拖地,每每有人從廁格出來,她總會緊接進去清 …繼續閱讀
快五年了,佔中時的熱血,終於要來個清算。 三十年了,天安門廣場的鮮血,終究無法洗去。 未來的年數,還有誰會被時代選中? 撰文 攝影│邢穎琦 2014年歷時79日的雨傘運動;1989年接近兩 …繼續閱讀
記者|任蕙山 在這大是大非的時代,眼見社會「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已成常態,人們目睹不平事,卻又置若罔聞,使我不時會質疑:歷盡艱辛過後,自己的報道還有作用嗎? 談及香港的言論自由,往往都圍繞着《基本法》 …繼續閱讀
記者|邵穎琪 彼方的日是我們的夜,以越洋電話訪問身在美國的受訪者們,相信會是我畢生難忘的經歷。第一次做訪問至凌晨一時許,深夜徒步由中大山頂的新亞人文館步行至山腳,與編輯二人走過漆黑的天橋、陰暗的樓梯, …繼續閱讀
記者|李沛姿 我今期在《大學線》的任務,可謂一波三折,分分秒秒過去,仍未定故題,每天都十分焦急,最後關頭我們決定做有關六四的故事,訪問幾個當年在北京經歷六四鎮壓的中大學生。從構思、訪問、整理資料到寫稿 …繼續閱讀
記者|溫紀然 「不應以學習為由,凌駕實習生本身的勞動身分。」社工系學生要無償實習,為他們爭取勞工權益的組織成員接受訪問時這樣說。他們的言辭擲地有聲,我不得不信服。我亦本着這個想法開始採訪,沒想到從不少 …繼續閱讀
根據聯合國《全球快樂報告》,在150多個國家中,挪威長年名列前茅,今年則排第三。問及挪威朋友原因:「為何你們總是如此幸福?」他們的回答,簡短得讓人嫉妒:「因為我們有最美的風景。」 筆者初到挪威,大學迎 …繼續閱讀
© COPYRIGHT 2016 — 大學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