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南直 > 淮安府
現今地圖 | 明朝地圖 |
---|---|
|
|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
---|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屬吳。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漢屬臨淮郡。後漢屬廣陵郡及下邳國。三國魏為臨淮、廣陵二郡地。晉因之。東晉時建為重鎮。義熙中,分廣陵立山陽郡。劉宋因之。泰始中,僑立兗州(治淮陰縣。)齊曰北兗州,亦為重鎮。梁因之。太清中,沒於東魏,改置淮州,又分置淮陰郡。隋開皇初,改置楚州(十二年,移治山陽。)大業初,州廢改屬江都郡。唐武德四年,置東楚州。八年,改為楚州。天寶初,曰淮陰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升為順化軍(《舊史》:後唐長興三年,升楚州為順化軍,授吳越錢元珦為節度使,鎮明州。時楚州屬於楊吳,蓋遙領也。)宋亦曰楚州(亦曰山陽郡,建炎四年,置楚、泗、承州及漣水軍鎮撫等使於此,尋廢。)宋末,改淮安州。元為淮安路,屬河南行省。明初,改為淮安府,直隸京師,領州二、縣九。今仍曰淮安府 |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
---|
東至海岸二百三十里,南至揚州府三百二十里,西至鳳陽府泗州百九十里,北至山東莒州五百九十里,西北至山東沂州五百四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二千五十里,至南京五百里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
---|
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改淮安路置,後屬南京。治所在山陽縣 (今江蘇淮安市)。轄境相當今江蘇鹽城、淮安、洪澤等縣市以北,睢寧、邳州以東,贛榆以南,東至海。清屬江蘇省,轄境縮小。1912年廢 |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
---|
南直 > 淮安府 > 山陽縣 |
南直 > 淮安府 > 山陽縣 > 高嶺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山陽縣 > 馬邏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山陽縣 > 廟灣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山陽縣 > 鹽城守禦千戶所 |
南直 > 淮安府 > 清河縣 |
南直 > 淮安府 > 清河縣 > 洪澤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鹽城縣 |
南直 > 淮安府 > 鹽城縣 > 清溝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安東縣 |
南直 > 淮安府 > 安東縣 > 壩上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桃源縣 |
南直 > 淮安府 > 桃源縣 > 三汊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沭陽縣 |
南直 > 淮安府 > 沭陽縣 > 淮安衛 |
南直 > 淮安府 > 沭陽縣 > 大河衛 |
南直 > 淮安府 > 海州 |
南直 > 淮安府 > 海州 > 守禦海州中千戶所 |
南直 > 淮安府 > 海州 > 守禦東海中千戶所 |
南直 > 淮安府 > 海州 > 東海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海州 > 高橋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海州 > 惠澤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海州 > 安東衛 |
南直 > 淮安府 > 海州 > 贛榆縣 |
南直 > 淮安府 > 海州 > 贛榆縣 > 臨洪鎮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海州 > 贛榆縣 > 荻水鎮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邳州 |
南直 > 淮安府 > 邳州 > 直河巡司 |
南直 > 淮安府 > 邳州 > 宿遷縣 |
南直 > 淮安府 > 邳州 > 睢寧縣 |
南直 > 淮安府 > 邳州 > 睢寧縣 > 邳州衛 |
總數: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