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搜索字串: 或 [ 字元索引 ] 或
省級單位: 北直 | 南直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 陝西 | 四川 | 湖廣 | 江西 | 浙江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陝西 > 漢中府

現今地圖 明朝地圖
沒有地圖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禹貢》梁州之地。春秋時為蜀地。戰國初屬秦,後為楚地。楚衰,又屬於秦。秦置漢中郡。漢因之(漢高祖初為漢王,都南鄭。即此。)後漢初,入於公孫述(更始二年,封宗室嘉為漢中王。既而公孫述有其地。)尋討平之,仍為漢中郡。後漢末,張魯據其地,改漢中曰漢寧。魏武征漢中,走張魯,復為漢中郡。旋入於蜀漢,分置梁州治焉。魏末平蜀,亦曰漢中郡,仍置梁州。晉因之。後沒於李蜀。桓溫平蜀,復置梁州。旋陷於苻秦,其後復得之(晉義熙初,氐王楊盛據漢中,梁州寄治。魏興九年,乃治苞中,亦謂之南城。宋元嘉十一年,復治南鄭。)曆宋、齊至梁,皆為重鎮。梁天監三年,沒於後魏。大同初,復得其地(梁置南梁州於普安,今四川劍州也。亦謂南鄭曰北梁州。)及元帝末,又陷於西魏,亦置梁州及漢中郡。後周改曰漢川郡。隋初郡廢,而州如故。煬帝廢州,復為漢川郡。唐初亦曰梁州(武德初,置梁州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府。自是督府恒置於此。)開元十三年,改為褒州。二十年,復故(開元二十一年,分置山南西道治梁州。上元以後,山南西道節度亦治於此。)天寶初,亦曰漢中郡。乾元初,復為梁州。興元初,德宗以朱泚之亂,狩於梁、洋,升為興元府。唐末,沒於王建。建改山南西道曰天義軍。尋復故。後唐同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東至湖廣鄖陽府一千一百六十里,南至四川巴州四百六十里,西南至四川廣元縣朝天嶺四百九十五里,北至鳳翔府六百三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三千五百三十里,至南京三千五百四十里,至布政司九百六十里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明洪武三年(1370)改興元府置,治所在南鄭縣(今陝西漢中市)。轄境相當今陝西秦嶺以南地。1913年廢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
陝西漢中市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陝西 > 漢中府 > 南鄭縣
陝西 > 漢中府 > 褒城縣
陝西 > 漢中府 > 褒城縣 > 廉水縣
陝西 > 漢中府 > 褒城縣 > 雞頭關巡司
陝西 > 漢中府 > 城固縣
陝西 > 漢中府 > 洋縣
陝西 > 漢中府 > 西鄉縣
陝西 > 漢中府 > 西鄉縣 > 子午鎮巡司
陝西 > 漢中府 > 西鄉縣 > 大巴山巡司
陝西 > 漢中府 > 鳳縣
陝西 > 漢中府 > 鳳縣 > 留壩巡司
陝西 > 漢中府 > 鳳縣 > 漢中衛
陝西 > 漢中府 > 寧羌州
陝西 > 漢中府 > 寧羌州 > 沔縣
陝西 > 漢中府 > 寧羌州 > 略陽縣
陝西 > 漢中府 > 寧羌州 > 略陽縣 > 九股樹巡司
陝西 > 漢中府 > 寧羌州 > 略陽縣 > 寧羌衛
陝西 > 漢中府 > 寧羌州 > 略陽縣 > 沔縣守禦右千戶所
陝西 > 漢中府 > 寧羌州 > 略陽縣 > 白水巡司
陝西 > 漢中府 > 興安州
陝西 > 漢中府 > 興安州 > 平利縣
陝西 > 漢中府 > 興安州 > 石泉縣
陝西 > 漢中府 > 興安州 > 石泉縣 > 饒峰嶺巡司
陝西 > 漢中府 > 興安州 > 石泉縣 > 遲河巡司
陝西 > 漢中府 > 興安州 > 洵陽縣
陝西 > 漢中府 > 興安州 > 洵陽縣 > 三岔巡司
陝西 > 漢中府 > 興安州 > 漢陰縣
陝西 > 漢中府 > 興安州 > 白河縣
陝西 > 漢中府 > 興安州 > 紫陽縣
陝西 > 漢中府 > 興安州 > 紫陽縣 > 興安守禦千戶所
總數: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