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之 (包括子部件) 共 9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9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𠱾
𠱾」字從「」,「」聲,疑為「」繁文,一說是「」的異體。
𠱾」字後世失傳,字書失載,金文最早見於西周晚期𠱾伯鬲,從「」,「」聲,構形本義不明,銘文通作「」,姓氏。
周策縱認為「𠱾」是「」的異寫。按古文字往往加「」旁作為飾筆,疑「𠱾」為「」之繁文(參古文字譜系疏證)。
上古文字有限,後來的孳乳字古皆借用同一初形,如「」、「」、「」、「」金文寫作「」,「」集數字之義,後加義符「」、「」、「」等另造「」、「」、「」等字,以專門表示握持、等待、詩歌等義,因皆從「」聲,故文獻常通用。
楚簡文字例如「𠱾」通「」,《郭店楚簡.五行》:「士又(有)志於君子道,胃(謂)之𠱾(志)士。」通「」,《郭店楚簡.六德》:「《𠱾》、《箸》」即「《詩》、《書》」。通「」,《上博楚簡.從政》:「命無𠱾(時),事必又(有)(期),則(賊)。」通「」,《上博楚簡.從政》:「𠱾(持)善不猒(厭)」。通「」,《上博楚簡.從政》:「以𠱾(待)名之至也。」通「」,《上博楚簡.君子為禮》:「(顏)(淵)𠱾(侍)於夫子。」(參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參見「」、「」、「」、「」、「」、「」、「」、「」等。
甲骨文「」表示腳(指人)離開原地,向前行走,本義為前往。
甲骨文從「」從「」,「」象向外的人足,「」象地,指腳向前走,離開原地將有所往(楊樹達、徐中舒、季旭昇)。「」本義為往,《爾雅.釋詁》:「之,往也。」
一說「」是出發線,正如「」字從「」從「」,「」是終點線(張日昇),「」表示出發,「」表示到達,參見「」。
甲骨文用作指示代詞,此也,「之日」、「之夕」猶言「是日」、「是夕」,《爾雅.釋訓》:「之子者,是子也。」又用作地名、人名。
金文承甲骨文之形,而「」形稍訛,漸失足形,為小篆所本。金文用作代詞,可代人與事物。君夫簋:「子子孫其永用之」。又相當於現代漢語助詞「」,中山王壺:「夫古之聖王」;又相當於「」,蔡公子果戈:「蔡公子果之用。」又用作人名,郾客銅量:「攻差(工佐)競之」。(參金文形義通解)
《說文》:「之,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屬皆从之。」此說與甲金文構形不合。
甲金文「」字從「」(取其喧聲),「」聲,會市場嘈吵之意(張世超)。
甲骨文從「」從「」從數點(以◎表示),金文從「」從「」。張世超等認為從「」取其喧聲,會市場嘈吵喧鬧之意。「」是聲符。
甲骨文用作記時,金文用作本義,表示市集、市場,是交易之所。兮甲盤:「其賈母(毋)敢不即次即市。」「」管理市場的機構(李學勤)。表示商人不敢不到市場和管理市場的機構去。
楚系金文和楚簡不從「」而從「」。《說文》:「市,買賣所之也。市有垣,从冂从乛,乛,古文及,象物相及也。之省聲。」
金文「」從「」,「」聲,「」象手形,本義為握持,是「」的初文。
後復加「」(手)旁造「」字,手旁重複矣。戰國早期於「」下加一劃作為飾筆,作「」,「」、「」皆象手形,為小篆所本。參見「」、「」。
古文字中「」字可音近通假作「」、「」、「」、「」、「」等字,金文有表示執持,邾公牼鐘:「台(以)匽大夫,台(以)喜者(諸)士,至于萬年,分器是寺(持)」。通假作「」,上曾大子鼎:「父母嘉寺(之),多用旨食。」通作「」,𠫑羌鐘:「寺力」讀作「恃力」。《尚書.周書》:「恃德者昌,恃力者亡。」通作「」,國名,後以為姓,如寺(邿)季故公簋。此外,銘文「寺工」乃古時冶鑄官名。
郭店楚簡「」通作「」,「寺員」即「詩云」。簡帛又多通作「」,《馬王堆.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所寺(待)者時也」。參見「」、「」、「」、「」、「」、「」、「」、「𠱾」等。
金文從「」從「」,之者往也,故志疑會心之所往之意,或言心意之所趣向,亦即志向。故「」不只標聲,亦施義符之職。
金文從「」從「」,之者往也,故志疑會心之所往之意,或言心意之所趣向,亦即志向。故「」不只標聲,亦施義符之職。又「」字的構形與「」或「」等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字楚簡有從「」從「」和從「」從「」兩種字形,不過從「」從「」一字形多讀為「」,表示記憶,故學者或認為此字為「」的異文,「」、「」古音相近,可以通假。
金文中用作心意,志向之意,如中山王方壺「渴(竭)志盡忠」中之「」即用作此意。《楚辭.惜誦》:「竭忠誠以事君兮」。楚簡亦表示志向,《上博楚竹書一.緇衣》:「此以生不可敓(奪)志,死不可敓(奪)名。」
《說文》:「志,意也。從心之聲。」段玉裁注:「志,古文識,蓋古文有志無識,小篆乃有識字。」
金文從「」,「」聲,「」象道路,表示在路上等候。本義是等待。
金文從「」,「」聲,「」象道路,表示在路上等候。本義是等待。《說文》:「待,竢也。从彳寺聲。」段玉裁注:「今人易其語曰等。」《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金文只一見,西周早期從「」、「」,與小篆形同。「」象道路之形,「」為聲符。金文用作地名(參唐蘭),而郭沫若則認為金文表示等待。
簡帛文字「」與「」、「𠱾」通用,如《上博楚簡.相邦之道》「寈(靜)以寺(待)時」、《馬王堆.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所寺(待)者時也」、「寺(待)時則功大」。而傳世文獻「」亦常與「」、「」、「」、「」等通用,「」異文有作「」,如《易.歸妹》:「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經典釋文》:「『待』本作『時』,『有時』即『有待』之義,亦可通借也。」參見「」、「」、「」、「」、「」、「𠱾」等。
金文從「」,「」聲,是古國名。
金文從「」,「」聲,是古國名。《說文》:「邿,附庸國。在東平亢父邿亭。从邑,寺聲。《春秋傳》曰:『取邿。』」《禮記.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鄭玄注:「不合,謂不朝會也。小城曰附庸。」
金文「」最早不從邑,西周晚期只作「」,春秋早期以後加「」旁作為義符,以顯國邑之義。「」是春秋時魯國的附庸國,金文用為姓氏,如寺(邿)季故公簋:「寺(邿)季故公乍(作)寶𣪘(簋)」,邿伯祀鼎:「邿白(伯)祀乍善(膳)鼎。」《春秋.襄公十三年》:「夏,取邿。」杜注:「邿,小國也,任城亢父縣有邿亭。」即今山東濟寧市東南。參見「」。
」戰國金文作「」,上從「」以表聲,下從「」以表時日之義,與《說文》古文同,本義是時間、時日。
」戰國金文作「」,上從「」以表聲,下從「」以表時日之義,與《說文》古文同,本義是時間、時日。《說文》:「時,四時也。从日寺聲。旹,古文時从之日。」
銘文表示時常,中山王壺:「於(嗚)虖(呼)﹗允哉若言﹗明蔡之于壺而旹(時)觀焉。」即銘刻是言於壺上以時常觀看。戰國文字中「」可音近通作「」、「」、「」、「」等,如長沙子彈庫《楚帛書》「四寺(時)」、《郭店楚簡.性自命出》「時(詩)箸(書)」、《馬王堆.養生方》「侍(時)節」等。石鼓文「」讀作「」。《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睡虎地秦簡》、《馬王堆漢墓帛書》「」字所從之「」下面一劃亦有寫於上面之例,詳參「」。
此外,商承祚、嚴一萍、馬如森等認為甲骨文有從之、日的「」字,按此字當為「之日」的合文(饒宗頤、姚孝遂),意為「是日」,參見「」。
金文從「」,「」聲。戰國楚系文字從「」,「」聲,小篆同。「」是蟲名,引申為無知、痴愚。
金文從「」,「」聲。戰國楚系文字從「」,「」聲,小篆同。「」是蟲名。《說文》:「蚩,蟲也。从虫,之聲。」引申為無知、痴愚。《釋名.釋姿容》:「蚩,癡也。」如《詩.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朱熹集傳:「蚩蚩,無知之貌。」《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帝笑曰:『兒大黠,宗室無蚩者。』」
」也表示醜陋、醜惡。如《文選.陸士衡〈文賦〉》:「夫放言遣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劉良注:「妍,美;蚩,惡也。」《後漢書.文苑列傳》:「榮納由於閃揄,孰知辨其蚩妍。」此義後作「」。
」表示輕侮。《廣雅.釋詁三》:「蚩,輕也。」如《文選.張平子〈西京賦〉》:「鬻良雜苦,蚩眩邊鄙。」李善注引《蒼頡篇》曰:「蚩,侮也。」《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他日與蒙會,又蚩辱之。」
」通「」,表示譏笑。《玉篇.虫部》:「蚩,笑也。」如《文選.阮嗣宗〈詠懷詩〉》:「乃悞羨門子,噭噭今自蚩。」《後漢書.馬融列傳上》:「昔毛遂廝養,為眾所蚩,終以一言,克定從要。」
「蚩尤」是傳說中九黎族的首領。戰國魚顛匕已提到「[寺䖵]蚘」,讀為「蚩尤」。《上博竹書五.鬼神之明融師有成氏》簡7:「蚩蚘[作又](作)兵……」相傳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為黃帝所敗。《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史記.五帝本紀》:「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
早期文獻中,除了與黃帝相爭外,蚩尤也常以戰神的姿態出現。(參袁珂)他製造了各種兵器,《管子.地數》:「脩教十年,而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相兼者諸侯九。」死後被立祠拜祭。如《史記.高祖本紀》:「(劉季)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而釁鼓旗,幟皆赤。」《漢書.郊祀志》:「後四歲,天下已定……令祝立蚩尤之祠於長安。」《述異記.卷上》:「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髏如銅鐵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齒長二寸,堅不可碎。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鬭,以角觝人,人不能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