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廾 (主部件) 共 33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1 - 20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奏字甲骨文的構形釋義大概有兩種說法。一說以為其字與樂舞、祭禮有關,一說以為象雙手取桼之形。二說各有其理,有待進一步考證。
奏字甲骨文的構形釋義大概有兩種說法。一說以為其字與樂舞、祭禮有關,一說以為象雙手取桼之形。二說各有其理,有待進一步考證。現在姑且陳述二說如下,以供參考:
一說奏字的甲骨文從廾從夲,字象兩手(廾)持繁飾的植物類器具(夲)。篆文將中間的「」形變為「」和「」。學者釋「」,或以為與祭禮有關(如饒宗頤、貝塚、池田、趙誠等),或以為用作樂舞之義(屈萬理)。二說並不衝突,祭禮中有樂舞並不奇怪,有學者即以為是以樂舞祁求之祭(李孝定、徐中舒、趙誠)。《說文》訓「」曰︰「奏進也。」許說當為引申義︰由演奏歌舞以祁禱、祭祀,引申為奏進。
另有學者不採以上諸說,而以為奏字構形實象雙手(廾)取桼(即木汁)。取桼者均以管收聚木汁,「」字由此可會「」、「」、「」之意。其字初義當是收聚木汁,後引申為一般的聚集之意。卜辭中祈雨之祭有「」,又稱「奏舞」,即聚集而舞。若此說成立,則「」當是「湊合」之「」的初文。另外,卜辭中「」又用作祭名。(參姚孝遂)參見「」。
金文從「」從「」從「」(兩手形),徐在國認為會從他人宅內有所取之意,可備一說。「」在古書中多表示眾多、盛大。
金文從「」從「」從「」(兩手形),徐在國認為會從他人宅內有所取之意,可備一說。金文用為人名。師奐父盨:「師奐父乍旅須(盨)」。
」在古書中多表示眾多、盛大。《玉篇.廾部》:「奐,眾多也。」如《禮記.檀弓下》:「美哉輪焉!美哉奐焉!」鄭玄注:「輪,輪囷,言高大。奐,言眾多。」《大戴禮記.四代》:「君先眇而後善,中備以君子言,可以知古,可以察今,奐然而興民壹始。」王聘珍解詁:「奐然,盛貌。」
「伴奐」形容閒適自在之貌。如《詩.大雅.卷阿》:「伴奐爾游矣,優游爾休矣。」鄭玄箋:「伴奐,自縱弛之意也。賢者既來,王以才官秩之,各任其職,女則得伴奐而優游,自休息也。」
「奐奐」表示華麗、光彩鮮明,後寫作「」。如唐代丘光庭〈補新宮〉:「奐奐其宮,禮樂其融。」
」表示掩蓋、遮蔽。
」從「」(象雙手),「」亦聲,表示用雙手合上蓋子,本義是覆蓋、掩蔽。《說文》:「弇,蓋也。从廾从合。𢍔,古文弇。」段玉裁改為:「从廾,合聲。」
《墨子.耕柱》:「是猶弇其目而祝於叢社也。」「弇其目」即掩蓋眼睛。意謂猶如掩蓋眼睛到叢林裏的神社祝禱。
金文從「」從「」從「」,見於中山王鼎,有深的意思(參李學勤),《呂氏春秋.孟冬紀》:「其器宏以弇。」高誘注:「宏,大;弇,深。」《呂氏春秋.仲冬紀》:「君子齋戒,處必弇。」高誘注:「弇,深邃。」
金文從「」,「」聲,「」象兩手之形,「」是相當於「」一類的農具,用以除草,字象雙手持農具,疑表示整理田地。引申有整頓之意。
金文表示整頓,中觶:「王大省公族于庚,振旅。王易(賜)中馬。」「振旅」即整頓軍隊。《左傳.隱公五年》:「入而振旅」杜預注:「振,整也。」
《說文》:「振,舉救也。从手辰聲。一曰奮也。」
甲金文從「」從「」從「」(二手),字象雙手持物填補船之縫隙。本義是填補船縫,引申為縫隙、朕兆(戴震、李孝定、季旭昇)。
甲金文從「」從「」從「」(二手),字象雙手持物填補船之縫隙。本義是填補船縫,引申為縫隙、朕兆(戴震、李孝定、季旭昇)。春秋晩期金文於「」上加八形飾筆,丨中間的圓點或拉長作一橫形,字形又漸訛作「𦩎」形。後「」借作第一人稱代詞,日久失其初義。
甲骨文用作第一人代詞,通常為商王的自稱,又用作方國名。金文表示送女出嫁,後作「」,毛弔盤:「毛弔朕(媵)彪氏孟姬寶般(盤)」。黃仲匜:「黃仲自乍朕(媵)也(匜)」。又用作第一人稱代詞,作定語。彔伯簋:「用作朕皇考釐王寶尊簋。」少虡劍:「朕余名之,胃(謂)之少虡。」又用作人名。
馬王堆漢帛書「」讀為「」。《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敬朕(勝)怠,敢朕(勝)疑」,《馬王堆.老子乙本》:「水之朕(勝)剛也,弱之朕(勝)強也。」
《說文》:「朕,我也。闕。」段玉裁注:「戴先生曰:舟之縫理曰朕,故札續之縫亦謂之朕,所以補許書之佚文也。本訓舟縫,引伸爲凡縫之偁。凡言朕兆者,謂其幾甚微。如舟之縫,如龜之坼也。」
甲金文從「」(「」的初文)從「」(象雙手)從二「」或三「」,金文、竹簡或加從「」,作從「」從「」之形,疑會雙手持杵搗禾脫穀之意,脫粒是收穫的重要環節(王文耀、陳秉新),本義是舂搗禾穀。
甲金文從「」(「」的初文)從「」(象雙手)從二「」或三「」,金文、竹簡或加從「」,作從「」從「」之形,疑會雙手持杵搗禾脫穀之意,脫粒是收穫的重要環節(王文耀、陳秉新),本義是舂搗禾穀。
金文或只從一「」,或省去象雙手形的「」。一說「」是禾名,許慎認為秦國的土地適宜種植禾,故取禾名為國名。《說文》:「秦,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𥠼,籒文秦从秝。」
甲骨文借用為地名、人名。又疑用為祭名。
金文用作國名,𠫑羌鐘:「征秦」,指征討秦國。秦王鐘的「秦王」、秦公鐘的「秦公」都是秦國國君。秦公簋:「保業(䢃)氒〈又─有〉秦」,表示保佑輔助秦國。又用作人名,洹秦簋:「洹秦乍(作)且(祖)乙寶𣪕(簋)」。
戰國竹簡用作國名,《清華簡二.繫年》簡39:「秦晉焉始會好,穆(勠)力同心。」又讀為「」,鄭國河流名,《上博竹書一.孔子詩論》簡29:「〈涉秦(溱)〉丌(其)絕撫而士」,表示〈涉溱〉(即《詩.鄭風.褰裳》)一詩講述士人斷絕不合義理的安撫,而做士人應做的事。
甲骨文從「」從「」,會雙手搓絲成繩之意,本義是製作繩索,引申為繩索,再引申為索求、索取。
甲骨文會雙手搓絲成繩之意,本義是製作繩索(高田忠周、何琳儀),引申表示繩索,再引申有索求、索取之義。
金文從「」從「」,「」是聲符。
甲骨文表示選擇,如「索牛」即選擇牛,又用作族氏名,還表示索求、索取(參施謝捷)。金文假借為「」,表示白色,□白壺蓋:「素絲束」。又表示簡樸、無紋飾,師克盨:「素戉(鉞)」。
《說文》:「索,艸有莖葉,可作繩索。从𣎵、糸。杜林說:𣎵亦朱木字。」《說文》:「𦅽,素屬。从素,𠬞聲。」
」字的小篆從四隻手,表示四手並舉。
小篆表示四手並舉。《說文》:「共舉也,從𦥑從廾,凡舁之屬皆從舁,讀若余。」
請注意此中的「𦥑」並非臼齒的「」,而是兩隻手並舉之形,故字的下面應不相連。
上面兩手與下面兩手(廾)合共四手,象並舉之形。一說象(二人)上面兩手與下面兩手互相交付之形,是給與之「」的初文。
舁後來成為許多字的組成部件。參見「」,參見「」,參見「輿」。參見「𦥑」。參見「」。
金文從「」,「」聲,「」旁有行走之義,故「」的本義是表示送行。
金文從「」,「」聲,「」金文從「」從「」,「」的上部左右各有一點飾筆,到小篆訛變為「」。「」是「」、「」、「」等字的初文,也是這些字的聲符,後增「」旁,有行走之義,故「」表示送行。《說文》:「送,遣也。从辵,㑞省。𨕼,籒文不省。」
中山王圓壺字中的兩橫畫是飾筆。金文釋讀為「」,表示我的,中山王圓壺:「隹(唯)送(朕)先王。」(參張政烺)
甲骨文從「」(象雙手)從棍棒(金文改從「」,「」是「」的象形)從「」(金文改「」為「」,其實「」是「」的初形,古人掘地為「」,參見「」),會雙手持杵在臼中舂搗之意。本義是舂搗。
甲骨文從「」(象雙手)從棍棒(金文改從「」,「」是「」的象形)從「」(金文改「」為「」,其實「」是「」的初形,古人掘地為「」,參見「」),會雙手持杵在臼中舂搗之意。本義是舂搗。
」象舂搗穀物用的器皿,用石或木製成,中間凹下。古人把穀物置於臼中,兩手(廾)持棍棒或杵自上而下擊打,以去皮殼,或把穀米碎成粉末。《說文》:「舂,擣粟也。從廾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徐鍇《說文解字繫傳》作「舂,擣米也。」
甲骨文「」形或以「」形代替,表示中間凹的器皿之意同。戰國文字或省去象雙手形的「」,參見《古陶文匯編》5.205。
甲骨文用為地名。金文用為人名。
簡帛文字用作本義,《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45背1:「舂臼」,指舂米用的臼。《馬王堆.五十二病方》第73行:「取杞本長尺,大如指,削,舂木臼中,煮以酒」,指拿一尺長的杞本,如手指般大,切開,在木臼裏舂搗,然後用酒煮。
又用作刑罰、刑徒名,《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132:「隸臣妾繫城旦舂,去亡,已奔,未論而自出,當治(笞)五十,備繫日。」意謂隸臣妾在服城旦、舂這兩種勞役時逃亡,或已經出走,尚未論處而自首,應笞打五十,仍拘繫直至滿期。《漢書.惠帝本紀》:「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應劭曰:「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是施於婦人的刑罰,古時對婦人不設在外的徭役,改罰以舂搗穀米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