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甲骨部件分析

部件: 彳 (包括子部件) 共 24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10
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
甲金文象四通八達的道路,如今言「十字路口」。本義是道路,路是人走出來的,引伸為行走。
甲金文象四通八達的道路,如今言「十字路口」。本義是道路,路是人走出來的,引伸為行走。近人從羅振玉開始,都認為行實乃象「四達之衢」;後來高本漢 (Karlgren)則釋之為 "a drawing of meeting streets"。「」作為古文字偏旁,往往省作「」,從「」之字,皆與行走或道衢有一定關係。
《說文》:「行,人之步趨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屬皆从行。」人的步趨、步伐,是「」的引申義。從道路的本義出發,引申出行走和行列兩個意義,從行走這個意義又引申出流行、通行、施行、經歷、巡視、行為等意義;從行列這個意義又引申出排行、行業等意義,行業又引申出商行、銀行(裘錫圭)。
甲骨文表示道路,《屯南》2718:「遘才(在)行」,意謂在路上相遇。又表示行走,《乙》947:「王不行自雀」,意謂王不從雀地行走。
金文表示道路,曾伯簠:「金導(道)錫行」,意謂以金錫入貢或交易之路(郭沫若)。史牆盤:「宏魯卲(昭)王,廣笞楚刑(荊),隹(唯)貫南行。」意謂周昭王大舉攻伐楚國,想貫通從南方掠奪金屬的道路(裘錫圭)。又表示行走、遠行,曾伯簠:「以征以行」。陳公子弔邍父甗:「用征用行」。樊夫人龍嬴鬲:「自乍(作)行鬲」,「」是食器,意謂鑄造出行時使用的鬲。又表示行為、品行,中山王鼎:「侖(論)其惪(德),眚(省)其行。」[妾子]𧊒壺:「惪(德)行盛𡉚(旺)」。又表示施行、履行,中山王鼎:「事少女(如)長,事愚女(如)智,此易言而難行焉。」新郪虎符:「必會王符,乃敢行之。」
戰國竹簡表示道路,《上博竹書一.緇衣》簡21:「《詩》員(云):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意謂(嘉賓們)對我很好,指示我公德大道,(而不是給我私惠) (參季旭昇)。又表示實行、施行,《郭店簡.五行》簡22:「不行不義」。《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6:「可言不可行,君子弗言;可行不可言,君子弗行。」《上博竹書七.武王踐阼》簡6:「毋行可𢘓(悔)」。又表示可行,《郭店簡.窮達以時》簡1-2:「又(有)丌(其)人,亡(無)丌(其)殜(世),唯(雖)臤(賢)弗行矣。」又表示品行,《上博竹書八.子道餓》簡2:「攸(修)亓(其)惪(德)行」。
古文字從「」,「」聲,本義是來往視察、巡視,從「」以示其意。
古文字從「」,「」聲,本義是來往視察、巡視,從「」以示其意。《說文》:「巡,延行皃。从辵,川聲。」徐鍇《說文解字繫傳》、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字皆作「」。沈濤《說文古本考》:「《玉篇》用作視行也,蓋古本如是。視行謂省視而行,今本延字不可通。」段玉裁注:「視行者,有所省視之行也。」
」是「」的意符,「」是聲符。「」從「」從「」,「」是「」的簡省,象道路之形,「」象腳趾,從「」從「」的字都有行走之意。甲骨文所從的「」省作一曲筆。「」字所從的「」到了後來被隸定為「」。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巡視,《合集》36417:「戊戌卜,王其巡□馬。」表示商王巡視□馬這個地方。金文用作人名,十二年邦司寇劍:「冶巡」。表示名叫「」的冶煉工匠。戰國青銅器往往物勒工名,記載鑄器者的名字,「冶巡」是指這把劍是由名叫「」的工匠冶煉而成。
戰國晉系玉器文字通假作「」,行氣玉銘:「巡(順)則生,逆則死。」說明行氣之道,順之則生,逆之則死。《集韻.稕韻》:「順,古作巡。」《荀子.禮論》:「本末相順」,俞樾曰:「順讀為巡。」《禮記.月令》:「順彼遠方」,《呂氏春秋.孟秋紀》作「巡彼遠方」。
甲金文「」表示人在路上行走。本義是遠行。
甲骨及早期金文從彳從止,有行走之意。「」為「」之省文,象道路之形,「」在「」中,會人在路上行走。本義是遠行。《說文》:「㢟,安步㢟㢟也。从廴从止。凡㢟之屬皆从㢟。」 《說文》:「延,長行也。从㢟丿聲。」
」甲金文皆作「𢓊」,戰國末期《睡虎地秦簡》始見加「丿」之「」,故《說文》「」、「」當為古今字,典籍皆作「」。
春秋晚期「」漸拉長,或與「」形結合(王孫遺者鐘),或從「」(蔡侯紐鐘)。可見「」旁從「」至「」,至小篆才統一為「」之發展過程。《說文》:「廴,長行也,从彳引之。」 林義光謂「」象庭隅,止在其上,指庭隅可安步也, 自「」字演變觀之,此說可商。「」字商代甲骨金文皆從「」,西周早期至春秋皆作「」之拉長形,「」為春秋後期之演變。「」旁甲金文多作「」,然「」與「」、「」之「」旁起源及意義有異。參「」、「」。
卜辭有行走、連綿之義。如「乙未卜,賓貞:今日其𢓊雨」是卜問今天會否連綿不斷地下雨。金文用為人名,又意為進,如盂鼎:「𢓊邦賓」,即「進賓」、「贊賓」,表示引進賓客。又有長久義,如王孫鐘:「𢓊永余德」。又孳乳為「」,作發語詞,康侯簋:「𢓊命康侯啚于衛」,《書.大誥》:「誕敢紀其敘」。此外,「」、「」卜辭皆表示綿長;古籍中均有陳義,《爾雅.釋詁》:「延,陳也。」
甲金文從「」從「」,「」的本義為追到並把人抓住,後加「」(辵)以強調其行動之意。「」為「」字繁體,本義是趕上、追及並把人逮捕。
甲金文「」字從「」從「」,會以手從後把人抓住之意。甲金文另有疊加義符「」之「」,以表明追逐的動作。《說文》:「彶,急行也。从彳,及聲。」按「急行」或非「」字本義。
甲骨文「」讀為「」,指到某時。《合集》21653:「彶(及)五月,乎(呼)帚(婦)來歸。」全句指到了五月的時候,要求婦人歸返。
金文亦讀為「」,用作連詞,即與、和。不𡢁𣪕:「戎大同從追女(汝),女(汝)彶(及)戎大𦎫(敦)𢾭(搏)」,指戎人聚集追逐你,你和戎人大搏鬥。另「」讀為「」,亦可解作逮及,毛公鼎:「司(嗣)余小子弗彶(及),邦將害(曷)吉。」全句指繼承我的人能力不及,則國家又怎會好呢。另「」可通假為「」,奠虢仲𣪕:「子子孫孫彶永用。」其他銘文一般作「其永用」。
甲金文從「」從「」,「」亦聲。古代「」同「」字,「」象人向城邑或目標前進,本義為遠行,為明確行走義而加義符「」。古代多為了征戰而遠行,故字有討伐之意。參見「」。
甲金文從「」從「」,「」亦聲。古代「」同「」字,「」象人向城邑或目標前進,本義為遠行,為明確行走義而加義符「」。古代多為了征戰而遠行,故字有討伐之意。金文「」或從「」,戰國竹簡亦有從「」從「」之形,見《清華簡一.尹至》簡5。《說文》:「𨒌,正行也。从辵,正聲。征,𢌛或从彳。」段玉裁改「𢌛」為「𨒌」,可從。
甲骨文「」指征伐,《合集》6057正:「土方征于我東啚(鄙)」,指土方征伐我東邊邊郊地區。
金文「」指遠行,用初文「」之本義。陳公子甗:「陳公子弔(叔)原父乍(作)旅甗,用征用行。」「」、「」同義連用,另金文屢見「征行」一詞,指遠行,史免簠:「史免乍(作)旅簠,從王征行。」又指征伐,小臣[言逨]𣪕:「白懋父㠯(以)殷八𠂤(師)征東尸(夷)。」「」又用以記首月,用法與「」相同,夷伯簋:「隹(唯)王征(正)月初吉。」另「」讀為「」,亦可指行政官員。豳公盨:「天令(命)禹敷土、隓(墮)山、濬川,迺(乃)疇方埶(設)征(正)。」全句意謂上天命大禹以息壤填塞洪水、推墮高山、疏導河川,於是把天道大法分類、設立管理五行的官員。金文有「征城」一詞,用作器名,即「」。䣄謟尹征城:「自乍(作)征城。」「征城」為聯錦詞,傳世經典作「丁寧」。《左傳.宣公四年》:「著于丁寧。」杜預注:「丁寧,鉦也。」
戰國竹簡「」指征伐,《上博竹書三.周易》簡13:「可以行帀(師),征邦。」《清華簡一.尹至》簡4-5:「湯往𨒌(征)弗服」,指商湯征討不服之眾。
傳世文獻中「」可指征稅,《左傳.文公十一年》:「宋公於是以門賞耏班,使食其征。」杜預注:「征,稅也。」由於征稅的「」與徵求的「」意義相近,有人認為兩字可通用。但古代二字讀音不同,即使後來兩個字變成同音字,古人一般不會把兩個字混為一談。由於簡化字把「」併入了「」,所以簡化字中徵求與征稅兩義都以「」字表示。
甲骨文從「」,「」聲,本義未明,用作地名或國族名。
甲骨文從「」,「」聲,本義未明,用作地名或國族名。「」字寫法有多種,從二「」從「」,或兼從「」;從「」從「」,或從二「」;從「」從「」。卜辭中「」、「」、「」、「」(即彳加止)通用,至於二「」或單「」只是繁簡之別。
篆文「」義為悠然自得地漫步。《玉篇》:「徉,徜徉也。」《廣韻》:「徜徉,戲蕩也。」
卜辭用作地名,如《合集》8209:「干徉」。
簡帛「」通作「」,如《尹灣汗簡.神烏賦》簡16:「尚(徜)羊(徉)其旁,涕泣從(縱)橫」,意謂在其旁邊徘徊、哭泣。
古詩通作「」,表示假裝,如杜甫《不見》:「不見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字從「」,「」亦聲,「」象手持筆,表示制定法律,「」象道路,表示頒行天下。本義是法紀、法令、法律。
」字的甲金篆文皆從「」從「」,「」亦標聲。「」象道路,「聿象」手持筆。許慎《說文》對「」的解釋是:「律,均布也,從彳,聿聲。」其中所謂「均布」,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曰:「律者,所以範天下之不一而歸於一,故曰均布。」換言之,「均布」就是頒布於天下的意思。由於「」當「」於天下,故從「」,而律令頒布前,首先必須予以制定,所以要從「」(手持筆)。故全字表示制衣法律,頒行天下。《爾雅.釋詁》:「律,法也。」《屯南》119:「𠂤(師)叀律用」,「𠂤(師)」表示軍隊、師旅,「」是助詞,意謂軍隊當嚴守紀律。《易.師.初六》:「師出以律」,意同。而「法律」一詞,見於戰國竹簡,《睡虎地秦簡.語書》簡2:「法律未足,民多詐巧。」
由此觀之,古人雖然常常「」、「」並稱,但如就古文字的構形而言,「」(古寫作「」)傾向於「自然法」(natural law),而「」則偏向於「制定法」(positive law),其理清晰可見。參見「」。
」字會被繩拉住腳,落後不能前進。本義是落後、後面。
甲骨文從「」從「」,為「」之初文,「」象足形,「」象繫繩,字會足被繩綁,落後不能向前之意(林義光)。後疊加形符「」,以標出行走的意思。
一說以為「」為聲符(劉釗、何琳儀)。金文與戰國竹簡「」或改從「」,與《說文》古文同。《說文》:「後,遲也。从彳、幺、夊者,後也。𨒥,古文後,从辵。」另又有於「」下疊加「」形為飾,參見《上博竹書四.曹沫之陳》簡30字形。
甲骨文用作先後之「」,《屯南》2358:「後王射兕。」
金文用作本義,表示行動落後,杕氏壺:「[网戈]獵母(毋)𨒥(後)。」字亦用作先後之「」,小臣單觶:「王後坂(返)克商。」金文常見「後人」一詞,即指子孫後代,乍册夨令𣪕:「婦子後人永寶。」又有「後嗣」,亦指子孫後代,中山王方壺:「柢柢翼翼,卲(昭)告後嗣。」「後人」、「後嗣」又可簡稱為「」,師望鼎:「王用弗忘聖人之後。」另,「」有終結之義,黃子豆:「黃子乍(作)甫(夫)人行器,則永祜福,霝(令)冬(終)霝(令)後。」銘文「」、「」同義相疊。「」又可用作人名,白克壺:「用乍(作)朕穆考後仲尊壺。」
戰國竹簡「」多指後代之人,《清華簡一.皇門》簡7:「至于氒(厥)後嗣立王,廼弗肯用先王之明刑。」全句指到了他的後人立為王,乃不肯用先王的明刑。另《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12:「堯又(有)子九人,不㠯(以)亓(其)子為後。」
」構形本義未有定論。甲骨文從「」從「」,「」或省作「」,皆象道路之形;「」或作「」,皆象水在流動。水流於四通八達的道路,疑會溢出、泛濫之義,引申表示延伸、展開、散布。
」構形本義未有定論。甲骨文從「」從「」,「」或省作「」,皆象道路之形;「」或作「」,皆象水在流動。水流於四通八達的道路,疑會溢出、泛濫之義,引申表示延伸、展開、散布。《小爾雅》:「澤之廣者謂之衍。」《楚辭》:「憂苦巡陸夷之曲衍兮」王逸注:「澤也。」〈東京賦〉:「仁風衍而外流」,薛綜注:「布也。」
甲骨文用作人名,如貞人名、婦名,又用作地名。此外,卜辭「又衍」、「亡衍」,徐中舒認為可能讀為「」,姚孝遂疑借作「」,即「有延」、「無延」,表示淹留之意。按「」字音義與「」皆近,姚說較合理。詳見下文。金文從行從川,亦用作人名、地名。意義不明。
由於音近,「」可通假作「」、「」、「」、「」等。
《說文》:「衍,水朝宗于海也。从水从行。」段玉裁注:「『衍』字水在中,在中者,盛也。會意。」按「」當表示泛溢,《說文》「」、「𣶃」說解相同,王筠疑「」字說解脫失,而移「𣶃」字說解于此。
」、「」音義皆近,可通,傳世文獻「」多有泛溢、多餘之義。《詩.板》「及爾游衍」毛亨傳:「溢也。」《尚書大傳.虞夏傳》:「至今衍于四海。」鄭玄注:「衍,猶溢也。」《韻會》:「以淺切,音演。水溢也。」段玉裁注:「衍,引伸為凡有餘之義,假『羨』字為之。」《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司馬相如傳》:『浸淫衍溢』注:『言有餘也。』今『衍』文字亦以『羨』為之。」
」、「」相通,傳世本《周易.漸.六二》:「飲食衎衎」,東漢熹平石經《周易》和《馬王堆漢帛書.周易》作「衍衍」。《穀梁傳.襄公廿六年經》:「衛侯衎復歸于衛。」《經典釋文》:「衎本作衍」。
」、「」相通,《易.繫辭》:「大衍之數」,鄭玄注:「演也。」孔穎達疏:「推演天地之數」。表示推算演繹。
」、「」相通,《詩.椒聊》「蕃衍盈升」,《一切經音義.十九》引作「蕃延」。《周禮.大祝》:「衍祭」,注:「衍字當為延」。
此外,「」、「」有別,「」字水在「」中,表示水溢;「」字水在「」側,表示水流,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