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
北直 > 永平府
現今地圖 | 明朝地圖 |
---|---|
|
沒有地圖
|
《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
---|
古冀州地。有虞時分為營州地。夏仍為冀州地。商時為孤竹國。周屬幽州。春秋時為山戎、肥子二國地。戰國屬燕。秦為右北平、遼西二郡地。漢因之(《漢志》:右北平郡治平岡道,在今薊州北境。遼西郡治且慮縣,在今府東境。)後漢亦為遼西等郡地。晉為遼西郡。其後,石勒、慕容皝、苻堅相繼有其地。後魏亦曰遼西郡,兼置平州。又分置北平郡。高齊亦曰北平郡(以遼西郡併入。)後周因之。隋初郡廢,仍曰平州。煬帝又改為北平郡。唐武德二年,復曰平州。天寶初,亦曰北平郡。乾元初,復故。後唐同光初,陷於契丹,仍曰平州,亦曰遼興軍。宋宣和四年,得其地,亦曰平州(賜郡名曰漁陽,又為撫寧軍節度。舊《志》作泰寧軍,誤。)尋沒於金。金初,升為南京。天會四年,復曰平州,亦曰興平軍(貞祐三年,嘗僑置臨潢府。明年,降於蒙古。)元曰興平府。中統初,曰平灤路。大德七年,改曰永平路。明洪武初,曰平灤府,屬山東行省。明年,改隸北平。四年,又改府曰永平府。永樂十八年,直隸京師,領州一、縣五。今仍曰永平府 |
《讀史方輿紀要》方位 |
---|
東至山海關一百八十里,南至海岸百六十里,西至順天府薊州三百里,北至桃林口六十里,東北至廢營州六百九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五百五十里,至南京三千一百五十里 |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
---|
明洪武四年(1371)改平灤府置,屬北平行中書省(後屬京師)。治所在盧龍縣(今河北盧龍縣)。轄境相當今河北省長城以南的陡河以東之地。清屬直隸省。1913年廢 |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 |
---|
河北省青龍縣以南,唐山市、遷西縣以東地區 |
《讀史方輿紀要》下級地名 |
---|
北直 > 永平府 > 盧龍縣 |
北直 > 永平府 > 遷安縣 |
北直 > 永平府 > 撫寧縣 |
北直 > 永平府 > 昌黎縣 |
北直 > 永平府 > 昌黎縣 > 永平衛 |
北直 > 永平府 > 昌黎縣 > 東城左衛 |
北直 > 永平府 > 昌黎縣 > 盧龍衛 |
北直 > 永平府 > 昌黎縣 > 興州右屯衛 |
北直 > 永平府 > 昌黎縣 > 撫寧衛 |
北直 > 永平府 > 昌黎縣 > 山海衛 |
北直 > 永平府 > 灤州 |
北直 > 永平府 > 灤州 > 樂亭縣 |
北直 > 永平府 > 灤州 > 樂亭縣 > 開平中屯衛 |
總數: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