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力 (主部件) 共 12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虜 |
| 戰國楚系文字從「虍」從「毌」從「力」,小篆同。字形見包山楚簡第19簡「婁[菐刂]虜」,用為人名。(何琳儀) 《說文》以為本義是俘獲。《說文》:「虜,獲也。从毌从力,虍聲。」如《莊子.則陽》:「衍請受甲二十萬,為君攻之,虜其人民,係其牛馬。」《戰國策.燕策三》:「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 「虜」也表示俘獲的人,即戰俘。如《詩.大雅.常武》:「鋪敦淮濆,仍執醜虜。」《呂氏春秋.慎大》:「武王勝殷,得二虜而問焉。」 「虜」又引申表示奴隸。如《楚辭.九章.惜往日》:「聞百里之為虜兮,伊尹烹於庖廚。」《史記.李斯列傳》:「故韓子曰:『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者何也?」司馬貞索隱:「格,彊扞也。虜,奴隸也。」 | |||||
勤 |
| 「勤」為「堇」的後起字,金文始見於西周晚期,寫作「堇」;至戰國始加「力」為義符,分化為「勤」字,表示勤勞,從事勞作,努力做事。秦漢之際,馬王堆帛書猶存以「堇」為「勤」的寫法。 叔尸鐘:「靈力若虎,堇(勤)勞其政事。」中山王鼎:「身勤社禝」。又因音近,通用作「覲」,指諸侯朝見天子。中山王方壺:「外之則𨟻(將)(使)(上)勤(覲)於天子之庿(廟)。」參「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