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矢 (主部件) 共 16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疾 |
| 此外,甲骨文另有「疒」字,象人臥病在床,是疾病的「疾」的本字,參見「疒」。簡言之,從「大」從「矢」是疾速的本字,「疒」是疾病的本字,兩者本義有別,但是由於聲音相同,而互相通用(于省吾)。甲骨文的兩種字形,至金文合併在一起,從「疒」從「矢」亦聲,為「疾」字《說文》古文和小篆所本。 甲骨文表示疾病,《合集》21052:「肩同又(有)疾」,意義相當於《合集》13754的「克興㞢(有)疒」,「興」表示起,意謂疾病有起色,病情好轉(蔡哲茂)。 金文表示急,毛公鼎:「敃天疾畏(威)」,意謂上天急怒。《詩.大雅.召旻》:「旻天疾威,天篤降喪。」鄭玄箋:「疾,猶急也。」又表示疾病,叔尸鐘:「母(毋)疾母(毋)已(殆)」,意謂不生病,不危亡(沈培)。否叔尊:「疾不已」,表示病重(張光裕)。 簡帛文字表示生病,《清華簡一.金縢》簡14背:「周武王又(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第36行:「失天則几(飢),失人則疾。」又用作人名,《清華簡二.繫年》簡137:「陳疾目率車千乘,以從楚師於武陽。」「陳疾目」是齊國將帥,意謂陳疾目率領兵車一千輛,在武陽追隨楚軍。 《說文》:「𤕺(疾),病也。从疒,矢聲。𤶅(𤶥),古文疾。𥏴,籒文疾。」 | ||||||||||
寅 | 甲金文用作地支,《合集》35966:「丙寅卜」。戊寅作父丁方鼎:「戊寅」。金文又表示敬,陳逆簠:「寅事齊侯」,即恭敬地侍奉齊侯。 戰國竹簡表示敬,《清華簡二.繫年》簡1:「昔周武王監觀商王之不恭上帝,禋祀不寅」,意謂周武王鑒於商王不敬上帝,祭祀不誠敬。又用作地支,古人用干支紀日,《包山楚簡》簡30:「戊寅之日」。《包山楚簡》簡218:「甲寅之日」。 《說文》:「𡩟(寅),髕也。正月,陽气動,去黃泉,欲上出,陰尚彊,象宀不達,髕寅於下也。凡寅之屬皆从寅。𡓵,古文寅。」 | |||||||||||
族 |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以氏族為基礎的軍事組織,「王族」、「子族」、「多子族」、「三族」、「五族」等,多與軍旅有關。 金文也用作本義,毛公鼎:「以乃族干(捍)吾(禦)王身」,意謂讓你的部族捍衛周王。 戰國竹簡也用作本義,《上博竹書五.姑成家父》簡1:「姑(苦)成家父以亓(其)族參(三)郤正(征)百豫。」意謂苦成家父讓他的族人三郤征伐百豫。又見「宗族」一詞,《郭店簡.六德》簡29-30:「為宗族瑟(失)朋友,不為朋友瑟(失)宗族。」《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簡25伍:「宗族昆弟」。又通假為「足」,《郭店簡.語叢三》簡14:「自視(示)丌(其)所不族(足),嗌(益)。」意謂自己顯示自己的不足,有益。 「族」字從「矢」,所以後來又用來表示箭鏃。《說文》:「族,矢鋒也,束之族族也。从㫃从矢。」段玉裁注:「今字用『鏃』,古字用『族』。」許慎認為「族」的本義是箭鏃,其實箭鏃可能「族」的後起義。由於箭頭多用金屬製成,而「族」字多表示部族、宗族,所以加「金」旁造「鏃」字,專門表示箭鏃。 | |||||||||||
彘 | 甲骨文表示野豬,《合集》110正:「田彘」,指捕獵野豬。 金文用作族氏名。又用作本義,表示豬,三年𤼈壺:「易(賜)彘俎」,意謂賞賜盛載豬的長條形、兩端有足的祭器(王文耀)。又通假為「矢」,表示發誓,裘衛盉:「裘衛迺彘(矢)告于伯邑父」,意謂裘衛於是發誓,告訴伯邑父。《論語.雍也》:「夫子矢之曰:『天厭之,天厭之﹗』」 戰國竹簡借[育攵]字(「徹」的初文)來表示「彘」,用作地名,《清華簡二.繫年》簡3:「乃歸剌(厲)王于[育攵](彘)」,表示於是使厲王返回彘地。 參見「豕」、「豬」。 | |||||||||||
鈇 | 金文從「金」從「矢」,構形初義不明。但學者多釋為「鈇」,「矢」字疑是「夫」的訛字,「夫」是「鈇」的聲符。金文「鈇鎬」,是一種吉金(堅硬的青銅)。「鈇」讀為[金膚],指黑中帶有赤黃色的合金(參黃錫全、王輝)。叔尸鐘:「霝(靈)公易(賜)尸(夷)吉金,鉃(鈇)鎬、玄鏐、錛鋁。」 「鈇」是割草的刀,也用來斬人。《說文》:「鈇,莝斫刀也。从金夫聲。」「鈇」又同「斧」字,《五經文字》:「鈇,與斧同。」 | |||||||||||
矰 | 金文從「矢」,「曾」聲,用作人名。後世表示繫有絲繩的箭,用來射飛鳥,《說文》:「矰,隿䠶矢也。从矢曾聲。」段玉裁注:「《周禮.司弓矢》云:『矰矢、茀矢,用諸弋射。』注云:『結繳於矢謂之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