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一 (主部件) 共 28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1 - 20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甲金文從「」(倒口)從「」,是「」的初文。本義有兩說,一說表示閉口不言,一說表示呻吟。
今字的甲骨文構形由亼及一組成,或省一而只從「」。今字的釋形,各家意見分殊。其中,一說以為「」象倒置之口(參林義光、關子尹等),而「」可能是舌的省文,故「」象一口朝下伸舌;甲骨文中的「」、「」,和「」、「」等字的形構可作為此說之側證(參見「」、「」),此外,從「」從「」的今,也可視為「」的初文,有俯首呻吟、苦吟之意。另外,徐中舒則以為「」象木鐸之形,「」象鈴體,「」象木舌。徐氏指出商周時代,以木鐸發號施令,「」即發令當下的時刻,引申而有即刻、現在的意思。上面二說基本上對「」、「」的構形作出了兩種迥然不同的解釋,即分別指「口舌向下」與「木鐸」。此中,我們認為前說基本上對一些表達具體的事象的漢字,如「」、「」,和對一些較抽象的字如「」、「」(發號施令)都能提供合理解釋;而後說則不能全解釋上述漢字,而只能個別地解釋遠為抽象的「」字。平衡各種因素,我們認為第一說(即口舌朝下說話或飲食)較為合理。按此理解下的「」、「」的本義,其形構與「」、「」等字相類似。如是一來,徐中舒「木鐸」一說,即使局部地有一些道理,但已顯不出其必要性,根據奧坎剃刀 (Occam's Razor) 原則,乃可予剔除。
由是觀之,「」可能是俯首「呻吟」或「吟詠」的「」的原字,至於抽象意味的「」只是假借的結果。《說文》:「今,是時也」一訓,基本上只反映「」字假借以後的意義,而與今的原初字形無關。
此外,裘錫圭認為古文字「」是倒寫的「」字,「」象說話之形。裘說其實也暗示了「」應解作「倒口」,只不過他說「」象閉口不言,是「」的初文,但應通假作「」,表示閉口不作聲。《史記.淮陰侯列傳》:「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聾之指麾也。」相同的用法還見於《呂氏春秋》、《說苑》、《黃帝內經素問》等。姑備一說。參見「」、「」等字。
至於「」字假借為時態意義的「」,其用法亦甚早出,甲骨文中「」已表示今日,《合集》20912:「今夕其雨」。
金文表示今日,縣妃簋:「其自今日,孫孫子子母(毋)□朢(忘)白(伯)休。」又表示現今、此時,訓匜:「今我赦女(汝)」,意思是說現在我赦免你。
」字有多義,主要指一成年的男子。
」字有多義,主要指一成年的男子。
根據《說文》:「夫, 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爲尺,十尺爲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凡夫之屬皆从夫。」
從字形上看,「」字甲骨及金文的確是從大從一,雖然今天不少學者都認為大上一劃,只是一飾筆,並沒有特別意義。但從認知角度看,把「」上面的「」了解為髮簪,應仍可視作一可能和合理的解釋。查古代的男性,童子披髮,成人則以簪束髮,這一點與《說文》指「」是昂藏丈夫相合。因此,「」的本義是成年男子。所謂「匹夫」、「獨夫」中的「」均帶有此義。由於成年男子多會娶妻,故「」後又引申為「丈夫」、「夫妻」的「」;此外,「」又可借為虛詞用。
金文從「」從一小筆(以◎表示),象手上有多餘的瘤子,是贅肬的「」(一作「」)的初文(孔廣居、朱芳圃)。「」亦是聲符,本義為贅肬、肉瘤。引申為奇異、尤其等意。
金文從「」從一小筆(以◎表示),「」亦聲,象手上長着肉瘤(孔廣居、朱芳圃),戰國竹簡「」作為偏旁,一小筆常寫作圓弧,更象肉瘤之形,參見「」、「[尤尤]」字所從。「」是「」或「」的初文,本義為贅肬、肉瘤。贅疣是身上多餘的瘤子,是不正常的特異現象,故引申指過失,罪過(谷衍奎)。由於「」為引申義所專用,肉瘤之義便以加意符「」的「」來表示,簡化字則以從「」為意符的「」為正體。從肉瘤引申,「」有突出、優異之義,《說文》:「尤,異也。从乙,又聲。」《莊子.徐無鬼》:「南伯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顏成子入見曰:『夫子,物之尤也。』」顏成子讚許南伯子綦,認為他是人物之中最出類拔萃的。後世用「尤物」表示珍奇之物;又指絕色美女,有時含有貶義。從「」的字與異於平凡、突出義有關,如「」有高出之意,《說文》:「就,高也。从京从尤。尤,異於凡也。」由特異義引申,「」可表示尤其、格外,歐陽修《醉翁亭記》:「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金文用作人名,鑄司寇鼎:「鑄𤔲(司)寇尤肇乍(作)肆鼒」,「鑄司寇」是官名,意謂名叫尤的鑄司寇製造供祭祀用的小鼎。
漢帛書讀作「」,泛指疾病,《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104行:「祝曰:『今日月晦,騷(掃)尤(疣)北。』入帚井中。」意謂祝禱說:「今日月盡(即農曆每月的最後一日),把疾病掃向北方。」完結後,將掃帚扔到井裏。又表示罪過,《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第224行:「夫唯不爭,故无尤。」又用作人名,《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第104行:「黃帝身禺(遇)之(蚩)尤,因而擒之。」「蚩尤」是傳說中的古代九黎族首領。
甲金文從「」從「」,以「」指示「」的鋒芒,本義是刀的鋒芒,後借用作方圓之「」(裘錫圭)。
」字之甲骨文及金文構形大致相同,皆從「」從「」,古漢字以「」表示方圓之「」,但由於「」在古文字裏容易跟「」的勾廓寫法和「」字初文相混,所以很早就以假借字「」來表示方圓之「」。「」與「亡(芒)」造字的原理一致,都以「」指示「」的鋒芒,且二字古音相近,足證二字同源。後來古人借用鋒芒之「」的表意初文來表示方圓之「」,因此分化出「」字。參見「」。
對於「」字構形的本義尚有其他說法,如葉玉森以為象「」懸掛於架上形;朱芳圃以為「」是「」的初文,以「」指示持「」之處,與刀鋻相同。按「」所指示之處為刀身,而非刀柄,諸說似不合「」字構形。至於徐中舒以為「」字象「」之形,何琳儀以為象「」橫於「」身,表示以刀分物,皆可參考。
甲骨文「」字借用作四方之方,如《合集》28190:「于西方,東鄉(向)。」《合集》30394:「其㞢(侑)于四方」,指於四方進行侑祭。「」又可作方國之統稱,《合集》36536:「其伐方。」《屯南》2301:「方來降」,指方國來投降。甲骨卜辭常見「方白(伯)」一詞,即指稱方國的首領,《合集》28086:「王其尋二方白(伯)」,即王以兩個方國首領作祭牲。參見「」。
金文「」指方形,與「」相對。史逨方鼎:「史逨乍(作)寶方鼎。」或用來計算土地面積,如召卣:「賞畢土方五十里」,「方五十里」即二千五百方里(唐蘭)。全句指賞賜給畢二千五百方里地。《孟子.梁惠王上》:「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可用作方向,如不𡢁𣪕:「朔方嚴(玁)允(狁)廣伐西俞(隅)。」「朔方」指北方,參見「」。全句指北方的玁狁大規模的攻伐國土西方。「」又指方國,如「人方」、「鬼方」等都是方國名。小子䍙𣪕:「隹𢦚令伐人方」,指𢦚命令攻伐人方。「」可用作時間副詞,表示剛剛。中山王鼎:「含(今)舍(余)方壯」,指現在我剛好長大。《廣雅.釋詁一》:「方,始也。」「」又可用作人名。
秦簡「」字可表示古代書寫用的木版,《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司空》簡131:「令縣及都官取柳及木楘(柔)可用書者,方之以書。」全句指令縣及都官用柳木或其他質柔可以書寫的木材,削成木方以供書寫。《儀禮.聘禮》:「百名以上書於策,不及百名書於方。」鄭玄注:「策,簡也;方,板也。」古人或於木方書寫藥劑,現代漢語中仍有「藥方」一詞(裘錫圭)。
《說文》:「方,併船也。象兩舟省,緫頭形。凡方之屬皆从方。汸,方或从水。」按《說文》所述並非「」字本義。
甲金文從「」從一短橫,指從口講出的說話。
」字的甲骨文及金文均從「」從一短橫,表示口之上有所出,短橫象出於口的聲氣。本義是口講的「說話」或「言詞」。《說文》的訓解正是:「曰,詞也。從口,乙聲,亦象口气出也。凡曰之屬皆从曰。」段玉裁注:「䛐者,意內而言外也。有是意而有是言,亦謂之曰,亦謂之云。」「《孝經音義》曰:从乙在口上。乙象氣,人將發語,口上有氣。」「」字形構與「」、「」相類似,因「」是「」(倒口)之下出「」,而「」則是「」之上出「」。參見「」、「」。
甲骨文表示說,《合集》586:「王曰」。又表示叫做,相當於「謂之」,《合集》14295:「東方曰析,風曰劦。」意謂東方名叫「」,那裏的風叫做「」。
金文也表示說,大盂鼎:「王若曰」,即周王這樣說。又表示叫做,曶鼎:「受𢆶(茲)五[夫]:曰陪、曰恒、曰[耒耒]、曰□、曰省。」意謂接收五名奴隸:名叫陪、名叫恒、名叫[耒耒]、名叫□、名叫省。又用作句首語氣詞,史牆盤:「曰古文王」。《尚書.堯典》:「曰若稽古」。
戰國竹簡表示說,《郭店簡.緇衣》簡45:「宋人又(有)言曰」。《上博竹書二.民之父母》簡3:「孔子曰」。又表示叫做,《郭店簡.老子甲》簡34:「智(知)和曰明」,意謂知道和的道理叫做「」。《清華簡二.繫年》簡31:「晉獻公之婢(嬖)妾曰驪姬」,意謂晉獻公寵愛的妾妃名叫驪姬。
甲骨文「」象兩個小山丘,本義是小山。
甲骨文象兩個小山丘之形,本義是土丘、小山。一說「」象四方高中央低的地形,孔子名丘,就是因為他的頭頂中間是凹的(參《史記.孔子世家》)。甲骨文象二峰形,與「」字作三峰之形有別。金文訛變為象兩人背對背站立的「」形,為小篆字形所本。戰國文字「」下從「」,與《說文》古文形近。
甲骨文用作地名,《合集》875正:「才(在)丘」。金文用作地名,鄂君啟車節:「昜(陽)丘」。又用作姓氏,廿七年安陽戈:「工帀(師)梁丘」,「梁丘」是複姓,春秋時齊國有梁丘據,漢時有梁丘賀。又用作本義,子禾子釜:「丘關之釜」,「丘關」是齊國的關口名,郭沫若指出因為該關口地處山丘而得名。
戰國竹簡用作人名,《上博竹書五.季庚子問於孔子》簡9:「丘聞之」,「」指孔子,此處孔子自道聽聞某事。
《說文》:「丠(丘),土之高也,非人所爲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崐崘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丘。象形。凡丘之屬皆从丘。𤤘(𡊣),古文从土。」
甲金文從「」從三小豎(以◎表示),「」象樹枝之形,全字象枝柯在疾風中激發的呼呼聲,上面的小豎象風聲(參夏淥)。「」也是聲符(劉釗)。「」是「」的初文。
甲金文從「」從三小豎(以◎表示),「」象樹枝之形,夏淥認為全字象枝柯在疾風中激發的呼呼聲,上面的小豎象風聲。「」也是聲符(劉釗)。「」是「」的初文。一說字形象高聲呼叫時聲音上揚,氣上出之形(許慎、楊樹達)。
甲骨文用作動詞,表示命令、召喚,《合集》6946:「其乎(呼)王族來。」金文表示召也,典籍作「」,《說文》作「𧦝」。豆閉簋:「王乎(呼)內史冊命豆閉。」又用作人名。
後一般用作語氣詞。《說文》:「乎,語之餘也。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
參見「」。
甲骨文從四橫劃,象橫置之算籌形(徐中舒),積四劃為數,本義是四。
甲骨文從四橫劃,象橫置之算籌形(徐中舒),積四劃為數,本義是四。
早期金文承甲骨文字形,春秋以後有寫作「」之形,與《說文》古文形近。學者認為「」形乃「」之本字,象口、鼻呼出之氣息形。《方言》:「呬,息也。」《說文》:「東夷謂息為呬」(丁山、曾憲通)。因為音同,假借「」為數字四,故增口旁造「」字以表示四之本義。
甲金文用作數詞,表示四。無㠱簋:「王易(賜)無㠱馬亖(四)匹」。
《說文》:「四,陰數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屬皆从四。𦉭,古文四。亖,籒文四。」
」為今「」、「」等字的初文,指地下生根處。
《說文》:「氐,至也。从氏下箸一。一,地也。凡氐之屬皆从氐。」
氐為古代陝、甘一帶少數民族名,又為二十八宿中的東方七宿之一。
」本作「𡗓」,從大從「」。「」為地。象一人伸開兩臂立於地上。本義為站立。
」本作「𡗓」,從大從「」。「」為地。象一人伸開兩臂立於地上。本義為站立。《說文》:「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屬皆从立。」
甲骨文表示豎立,「立中」即立旗,用以聚眾或測風向。又讀作「」,「立事」即臨事。又用作人名、祭名。金文表示站立,善夫山鼎:「入門,立中廷」。又讀作「」,表示所立之處、地位等,弭伯簋:「即立(位)」,中山王方壺「臣主易立(位)」。金文又讀作「」,「立事」即臨事,主持事務。
戰國竹簡通讀作「」,《上博一.孔子詩論》:「必敬丌(其)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