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RSSRss 订阅   列印此页 列印
二零一六年一月十四日

中大举办「错彩镂金:中国古代黄金技术的探索与传承公开研讨会」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和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今天(1月14日)在中大校园联合举办「错彩镂金:中国古代黄金技术的探索与传承公开研讨会」,邀请来自内地及本地的专家分享对中国古代黄金工艺的研究,吸引了超过200名参加者出席。 

是次「错彩镂金:中国古代黄金技术的探索与传承公开研讨会」由中大文物馆访问学人嵇若昕教授主持,并邀得周大福珠宝集团创作总监林鸿胜先生、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杨军昌博士及中大文物馆副馆长许晓东教授担任讲者。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古代黄金工艺,包括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归纳研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出土金器文物进行的检测分析,以及古代工艺复原模拟实验等。透过跨学科的研究探讨,希望对捶揲、錾刻、鎏金、错金银、珠化、掐丝、累丝、花丝、点翠等工艺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研讨会亦设有讨论及问答环节,邀请了多位金器研究专家加入讨论,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前所长韩汝玢教授、中大艺术系客座教授及文物馆前馆长苏芳淑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多名与会者就古代黄金技术发言及提问,与讲者及现场观众进行更深入的分享及交流。 

「错彩镂金:中国古代黄金技术的探索与传承公开研讨会」乃中大文物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和周大福大师工作室合作研究的「中国古代黄金工艺研究专案」的首个活动,有关机构将于今后继续对中国古代黄金工艺进行深入考察及科技分析,研究成果将于2017年初通过专题展览、图录、讲座等形式与公众分享。

(左起)中大文物馆副馆长许晓东教授、周大福珠宝集团创作总监林鸿胜先生、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前所长韩汝玢教授、周大福珠宝执行董事孙志强先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香港中大文物馆访问学人嵇若昕教授,以及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杨军昌博士。
(左起)中大文物馆副馆长许晓东教授、周大福珠宝集团创作总监林鸿胜先生、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前所长韩汝玢教授、周大福珠宝执行董事孙志强先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香港中大文物馆访问学人嵇若昕教授,以及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杨军昌博士。

周大福珠宝执行董事孙志强先生致辞。
周大福珠宝执行董事孙志强先生致辞。

周大福珠宝集团创作总监林鸿胜先生发表演讲。
周大福珠宝集团创作总监林鸿胜先生发表演讲。

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杨军昌博士发表演讲。
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杨军昌博士发表演讲。

中大文物馆副馆长许晓东教授发表演讲。
中大文物馆副馆长许晓东教授发表演讲。

黄金工艺示范
黄金工艺示范

黄金工艺示范
黄金工艺示范

累丝金凤,明,通长 24、凤体长 8.9、高 9、厚 1.9 厘米,重 94.6 克,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
图片采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梁庄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 年
累丝金凤,明,通长 24、凤体长 8.9、高 9、厚 1.9 厘米,重 94.6 克,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
图片采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梁庄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 年

鎏金双狮纹银盒,唐,高 5.6、口径12.9 厘米,重 425 克,陕西何家村出土
图片采自齐东方、申秦雁主编《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3 年
鎏金双狮纹银盒,唐,高 5.6、口径12.9 厘米,重 425 克,陕西何家村出土
图片采自齐东方、申秦雁主编《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3 年

金筐宝钿玉带,唐,复原后长 150 厘米,陕西长安南里王村出土
金筐宝钿玉带,唐,复原后长 150 厘米,陕西长安南里王村出土

金耳坠,明,通高 8、宽 1.3 厘米,陕西凤翔刘家沟 明墓出土
金耳坠,明,通高 8、宽 1.3 厘米,陕西凤翔刘家沟 明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