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升格为学院
领导建筑学教研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建筑学系于2009年8月1日正式升格为学院,并于今天(1月15日)假中大校园举行成立典礼,邀得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先生、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女士,以及中大校长刘遵义教授担任主礼嘉宾。国际着名建筑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及系主任张永和教授更远道来港,在典礼后主持专题讲座,与建筑学院师生分享他对现代建筑的独特见解。
曾俊华司长祝贺学院的成立说:「过去二十年,中大在建筑教育的佳绩有目共睹,在绿色及可持续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以至建筑科技等范畴的教学与研究均臻精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建筑专业可对社会有莫大贡献。学院协助重建受地震重创后的四川所作的努力,更让我印象深刻。新学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大建筑教育的一个新纪元,凭藉着其严谨的课程、世界级的教学人员,以及先进的设施,我深信建筑学院将继续培育竭诚尽心的本地建筑专业人才,服务社会。」
中大建筑学系成立于1991年,在创系系主任李灿辉教授的领导下,经过十多年成长及蜕变,现已发展成一个集六十多名教研精英及支援人员的学术部门,现时在读学生人数逾二百六十人,历年培育逾三百名专业建筑师。学院现开办五个本科及研究院课程,专研五个学术研究范畴,并设有三个研究单位,包括建筑遗产研究中心、社区参与研究组,以及环境及可持续设计研究组,集中资源探索旧建筑、可持续设计及社区参与三大领域,为香港以至华南地区的城市规划及可持续建筑提供重要指引。
刘遵义校长对建筑学系过去十九年来的发展深感满意,并祝愿升格后的建筑学院更上层楼,「今天是建筑学院值得纪念欢欣的大日子,建筑学系历届系主任的英名领导,为建筑学院打下坚实基础,让我们一起以掌声向他们致意。我亦在此恭贺各位教学人员多年来的卓越成就,他们为大学和学系增光不少。建筑学院今天成功建立,如果没有大家的协作努力,是断难成事的。」
建筑的本义是为人类寻求及创造理想居停,作不同形式栖息之用。优秀的建筑能改善和丰富生活质素,提升文化层次,为艺术、传统和历史加添色彩和深度,更可造福下一代。但随着人类生活模式转变,科技日新月异,加上种种由时代和环境衍生出来的问题,建筑学必须与时并进,超越传统思维的框架。另外,环保、气候、保育、科技、都巿化等各种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建筑的新元素,促使建筑师以更开放的态度及创新角度去探讨新理论和方法,赋予二十一世纪的建筑更深意义,以肩负更重大的使命。
建筑学院创院院长何培斌教授表示,学院将改革教学和研究,提供一个融会贯通的创意平台,探索都巿的新元素与建筑风格,突显卓越的城巿和楼房设计。中大建筑学院矢志追求卓越,成为区内名闻遐迩的建筑学府。因应时代转变及新建筑的使命,学院将全力开拓下列五个学术研究范畴:
‧建筑设计与设计理论
继续担当领导角色,透过展览、讲座、科研及以研究为本的设计方案等途径,为推广及开创卓越建筑设计作出贡献。
‧建筑技术与可持续设计
致力以可持续性为首要原则,在楼宇科技、建造技术及整体性设计各方面,领导有关之学术及政策研究。
‧设计演算
应用电脑演算科技,在楼宇效能及设计形态上,作出更精确之虚拟设计及评估,以提高建筑设计的质素。
‧建筑历史与理论及文物建筑保育
继续优化本地及区内有关建筑历史理论及学术研究的水平,同时致力文物保育研究,在学术科研、发展项目及政策研究上担任领先角色。
‧城巿设计及研究
涉及各项城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尤其是都巿环境对生活质素和人类习性之影响。学院即将筹办有关之专业课程及开拓相关的学术研究,并吸纳区内不同范畴的学者及专业人士,深入探讨整体城巿的解构及设计。
建筑学院教研并重,在教学方面,学院将因应建筑的新趋势,配合学院之研究发展,改革现有课程,开拓不同专业分流。学院拟于两年内正式开办有关城市设计及研究的新课程,现正积极筹备。此外,亦会进一步加强教研团队实力,锐意招揽世界级学者加盟,以巩固学院的坚实教研基础。
收生方面,学院积极招揽本地及各国不同文化及教育背景的优材生,推动文化互动,从差异中分享彼此的学习模式。同时,又藉着开办新课程,扩大学术领域和增收学生,加强不同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从而培育更优秀的专业建筑师和学术人材。
配合全球化的发展,学院已与欧亚国家的院校签订交流协议;过去亦曾安排多位学生到外地的建筑学院作学术交流,并接待不少海外学生在此学习,扩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此外,每位在读的学生每年均有一至两次机会到外地作不同性质的学术或研究考察。
学院将会利用香港优越的地理环境,发展成本港、内地、区内,以至世界的建筑学学术及科研枢纽,推动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为促进创新知识的传播,学院将邀请国际知名建筑师到中大举办研讨会,与师生分享世界各地不同建筑风格的前沿发展。学院刚于上周与台湾顶尖的建筑学院──台湾成功大学规划与设计学院签署学术交流备忘录,未来亦将与其他世界优秀学府订定紧密的学术交流。同时,学院将加强与业界联系,以丰富学生及教研人员的经验和视野。
学院将于2012年迁入新落成的教学大楼。大楼设计贯彻建筑学的理念,教研空间并重,强调自由创作和专业实践,鼓励师生互动学习,并锐意推动多元化学术活动及公开研讨。故此,设计将以一个四层高、开放式的公共空间为中心,方便不同形式的活动及讨论,周边配置各项教学设施如图书馆及设计工作室等,藉以建立一种开放、自由的学术平台。此外,设计贯彻环保原则,注重自然采光、节能、再生能源以及绿色建筑设计,为学生和科研人员缔造最理想的创作及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