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RSSRss 訂閱    列印此頁 列印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中大太空所舉辦虛擬地理環境國際研討會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太空所)日前在校園舉辦了「虛擬地理環境中的地理過程模型:管理與共享地理知識」國際研討會。「虛擬地理環境」是由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GIS)演化而來的新一代地理分析工具,用於解決複雜地理問題,並促進地理數據與知識的共享。是次研討會旨在為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一個交流平台,討論如何充分利用虛擬地理環境發掘地理學的新知識,吸引約80名學者與研究生參加。 

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在會議開幕式致辭,介紹中大歷史及太空所的研究領域,突出強調了太空所在推動虛擬地理環境這一領域發展的重要作用。是次會議由國家科技部原部長徐冠華院士與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Batty教授擔任國際指導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郭華東院士擔任程序委員會主席,中大太空所所長林琿教授擔任組織委員會主席;並由太空所陳旻博士負責具體程序協調及組織。 

會議圍繞地理過程模型構建、虛擬地理環境建設、地理知識管理與共享等主題,共設置了九個主題報告和22個專題報告,並就地理建模發展現狀與挑戰、虛擬環境對科學模擬的貢獻、如何結合地理過程與虛擬地理環境提升科學研究能力等問題舉行了三場圓桌會議。與會人員積極發言,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同時,為了提升與會者對大數據及其使用的認知,會議還特意邀請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公司(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的高級軟件架構師Mansour Raad先生舉辦了為期半天的講習班。 

約八十名來自美國、英國、捷克、新西蘭、保加利亞、中國內地、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者與研究生參與了會議,其中包括歐洲科學院院士兼國際生態建模委員會主席Sven Erik Jørgensen教授、中國科學院傅伯傑院士龔健雅院士、國際數字地球協會副主席Milan Konecny教授、國際環境建模及軟件協會主席Alexey Voinov 教授、保加利亞地理協會主席Temenoujka Bandrova教授、國際著名期刊《Transactions in GIS》主編John Wilson 教授、馬里蘭大學 Paul M. Torrens教授、威斯康星麥迪遜分校朱阿興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許晃雄教授、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亞甯教授等國際著名學者。 

是次會議由中大太空所與倫敦大學學院高級空間分析中心聯合主辦,協辦單位包括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國家地理信息與分析中心、中國科學院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師範大學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西師範大學鄱陽湖濕地與流域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福州大學福建省空間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並獲中大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辦公室贊助。

虛擬地理環境國際研討會全體嘉賓合照。
虛擬地理環境國際研討會全體嘉賓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