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獲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頒發180萬美元資助
研究誘發炎症性腸病的環境因素
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 今天 (3月28日) 宣布,獲得紐約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頒發180萬美元,資助研究炎症性腸病。該研究項目名為「ENIGMA研究﹕探索東半球炎症性腸病腸道微生物群之謎」,由中大、墨爾本大學、昆士蘭大學及內地的炎症性腸病研究中心進行跨地域合作。這是中大近年來獲得最大金額的研究資助之一。
炎症性腸病是一種影響腸道的慢性非傳染病,於兒童或年輕成年人發病居多。在過去二十年,此病於香港的發病率增加了三十倍,預期於2025年前,中國將會有超過150萬的炎症性腸病個案。克隆氏症為炎症性腸病的主要類別之一,近年於全球出現的情況愈來愈普遍,其真正病理成因未明,但現時有強力的證據顯示,腸道微生物群及相關飲食因素會誘發克隆氏症。
ENIGMA 研究團隊由著名臨床醫生、微生物學家及科學家所組成,將致力找出誘發克隆氏症的主要微生物群和相關環境因素。過去八年,針對研究克隆氏症不同程度發病率的科學平台已經成立,包括﹕全球最高發病率的澳洲、發病率屬中等的香港,以及發病率較低但呈上升趨勢的內地。此研究項目由澳洲 (聖雲遜醫院及墨爾本大學,由Michael Kamm教授帶領) 及香港 (中大,由黃秀娟教授、于君教授及沈祖堯教授帶領) 的世界級科學中心領導,並與昆士蘭大學 (由Mark Morrison教授帶領) 及內地的炎症性腸研究中心合作。中大亦負責統籌於北京 (北京陸軍總醫院)、廣州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及西安 (西京消化病醫院) 的實驗室和醫療中心的研究工作。
黃秀娟教授表示﹕「我們衷心感謝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的慷慨支持。克隆氏症發病率正急速上升,了解此病的成因及研發治療方法的工作實在刻不容緩。我們腸胃內的微生物、以至我們的日常飲食,均有可能是誘發克隆氏症的因素。若能掌握到克隆氏症發病的機制,有助我們從日常飲食和調節腸胃微生物組合方面著手,研發出合適的治療方法。」
有關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
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透過支持對人類健康有貢獻的機構及以地區為本的計劃,改善人類的生活。自2008年至今,該基金已投放超過15億美元作不同範疇的慈善用途。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的炎症性腸病及克隆氏症計劃,支持全球著名研究機構,竭力找出治療此兩種病的更好方法。有關基金的更多資料,請瀏覽 www.helmsleytrust.org
搜尋新聞稿
傳媒報導
是日活動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九日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日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零二一年一月十日
二零二一年四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