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墨一世情
中大文物馆展出丁衍庸赠中大艺术系门生友好之珍藏
适值丁衍庸先生辞世四十周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文物馆主办,中大新亚书院、中大艺术系及中大艺术系系友会协办展览「笔墨留情——丁衍庸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门生友好的艺缘」,以表思念、铭记教泽。展览以捐赠为主,共103项为丁氏门生友好捐赠予文物馆作永久庋藏,另借展11项。展览精选其中74项分两期展出,第一期由5月12日至7月2日,第二期则由7月6日至9月2日。展品多是丁氏于1962至78年任教中大艺术系时期所制,并赠送予其中大艺术系门生友好的珍贵作品,情谊横跨十六载,意义非凡。展览费用全免,欢迎公众参观。
中大文物馆于今天(5月11日)举行了开幕典礼,主礼嘉宾包括丁衍庸4名女儿——丁露茜女士、丁兰茜女士、丁励嘉女士及丁励贞女士、中大常务副校长华云生教授、新亚书院院长黄乃正教授、前艺术学讲座教授及前文物馆馆长高美庆教授、前艺术系系主任李润桓教授、艺术系署理系主任尹翠琪教授、艺术系系友会主席卢君赐先生、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梁元生教授、文物馆馆长姚进庄教授,以及文物馆助理研究主任(书画)陈冠男博士。
丁衍庸(1902-1978),原名衍镛,字叔旦、纪伯,后以「衍庸」行,广东茂名县谢鸡镇茂坡村(今隶高州市)人。1920至25年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归国后辗转于上海、广州、重庆等地从事艺术工作,至1949年移居香港,终老于斯。丁氏早年积极投身油画创作,及后回归中国传统水墨,兼涉书法、篆刻,在艰苦岁月中开展融合中西艺术的漫长路途。纵观其一生之艺,横跨中西、游戏古今,尤以大写意水墨称誉,简约稚拙、直率天真,为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带来新突破,大师地位毋庸置疑,于今已是公论。
1957年,丁氏受钱穆(1895-1990)之邀参与创办新亚书院两年制艺术专修科(即中大艺术系前身),成为香港首个视觉艺术学系。丁氏可谓是香港高等艺术教育重要奠基者之一。1957至78年,丁氏于中大艺术系执教长达二十一年,深受学生友好爱戴与敬重,皆以「丁公」尊称。丁公授课多即席示范,或依同学所出题目即兴挥毫,作品题材多样,数量庞大,时有惊喜之作。完成后,几乎题赠课堂围观者,或任由珍爱者取走,襟怀慷慨。故其作品流传广泛,多类近者,此却显示他对创作精益求精、反复提炼的追求。
是次展览的展品属丁氏任教中大艺术系期间的创作,也是他艺术迈向成熟并走向高峰的时期。展品多是课堂讲学示范,或幽默、或戏谑、或感伤,或自信,亦包含勉励嘉许、婚寿祝贺等,笔墨挥洒中无不真情流露、天真稚拙,把对学生友好的深挚情谊永留笔端。展览分两期展出,涵盖「水族清趣」、「花果草虫」、「禽鸟走兽」、「淡雅君子」、「人物山水」、「一笔之画」和「腕底龙蛇」七单元,以窥探丁氏的水墨世界与胸襟情怀及书画教学。该批作品的上款人皆有授业年份可考,有助判定作品年份,呈现丁氏后半生艺术发展轨迹,其学术价值与意义不言而喻。该批作品发源于中大艺术系,伴随每一位珍藏者经历不同人生,数十年后重回中大珍藏于文物馆,将丁氏的艺术及与门生友好的恒久情谊一并保存于吐露港青山绿水环抱的优美校园中,既彰显中大的人文情怀,更折射出丁氏人格与艺术的非凡魅力!
为配合展览,文物馆与中大艺术系系友会合办艺术行「追寻丁公在香港的足迹」,到访丁衍庸生前生活与创作教学的地点,以感受丁氏的艺术时空如何铸就艺术大师,并感受艺术家与香港及个人生活的贴近。此外,文物馆亦将出版展览同名图录,由展览策展人陈冠男博士主编及撰文,同时邀得中大前艺术系系主任李润桓教授及其他人士撰文,分享丁衍庸的艺术历程。
「笔墨留情——丁衍庸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门生友好的艺缘」展览详情如下:
日期: |
第一期: 2018年5月12日至2018年7月2日 |
地点: |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展厅II |
开放时间: |
星期一至三、五、六: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
查询电话: | 3943-7416 |
附件:精选展品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