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RSSRss 訂閱    列印此頁 列印
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中大六科研項目榮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為本港院校之冠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於國家教育部頒發的2011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中,共獲六項殊榮,包括三項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兩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及一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獎的項目為本港院校之冠。頒獎典禮今天(3月29日)於中大逸夫書院大講堂舉行,國家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周靜博士親臨香港擔任頒獎嘉賓。 

中大得獎教授名單及研究項目如下: 

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莫慶堯內科醫學講座教授兼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黃家星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教授莫仲棠教授、副教授梁慧康教授、副研究員陳向燕博士、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余俊豪教授──「顱內大動脈病變腦卒中的流行病學、診斷、發病機制、影像學和治療」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王鈞教授──「神經動力學優化模型及應用」
  • 數學系教授陳漢夫教授──「解 Toeplitz系統的迭代法及其應用」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兼心臟科主管余卓文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副顧問醫生陳日新醫生、副教授林逸賢教授、助理教授李沛威教授、名譽副教授張慶教授及研究助理教授房芳教授──「超聲心動圖技術在心力衰竭預防、診斷、治療、預後中的創新應用」
  • 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副教授王毅翔教授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梁湛輝教授(與東南大學及復旦大學合作)──「磁共振分子影像和功能影像研究和應用」

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管兼消化疾病研究所主管陳家亮教授外科講座教授兼外科學系血管外科組組主任劉潤皇教授校長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外科學系上消化道外科組教授趙偉仁教授──「消化性潰瘍出血防治的療法創新和技術改革」 

各獲獎研究項目簡介:

顱內大動脈病變腦卒中的流行病學、診斷、發病機制、影像學和治療 

腦卒中(即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殺手。由黃家星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率先證實顱內大動脈病變是導致中國人中風的最常見原因,並首次證實動脈至動脈的栓子是大動脈中風的重要發病機制。團隊研究顱內大動脈病變的遺傳易感性,同時開展屍體解剖的組織病理研究和臨床磁共振相結合的比較學研究,並率先把顱內支架新療法引入香港,且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率較其他地區為低,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此研究的原創性成果已獲國際知名的醫學雜誌發表達200多篇文章,包括多篇SCI論文,並獲引用逾3,000次。 

神經動力學優化模型及應用 

神經動力學優化研究旨在建立仿腦尋優的動態模型,以構建智慧系統,用於解釋生物認知科學中的優化問題。王鈞教授對神經動力學優化及應用領域貢獻突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理論分析和建模方法,可應用於科學計算、資料及信號處理、智慧型機器人、智慧控制、網路流優化,以及聯想記憶等。此項研究已發表SCI論文100多篇,獲眾多國內外著名學者引用4,500多次(ISI)。王教授於2006年獲選為IEEE院士,及後獲頒2008-2009年度中大卓越研究獎、2009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011年度亞太神經網路聯合會傑出成就獎。

Toeplitz系統的迭代法及其應用

Toeplitz系統是指涉及Toeplitz矩陣的方程組,應用範圍廣泛,如信號處理中的雜訊辨識、圖像處理中的圖像清晰化、橢圓型偏微分方程、電磁場的積分方程、期權定價的積分-微分方程,以及排隊系統的網絡負荷估計等。陳漢夫教授對不同應用領域中不同類型的Toeplitz系統開發了超快迭代解法,克服了傳統直接解法的不穩定性和計算複雜性等問題,在解決高維問題上更具優勢。他提出的技巧和方法已經成為Toeplitz系統的迭代演算法的理論基礎和框架。陳漢夫教授的研究成果備受同行推崇,其文章被引用超過2,000次(ISI);從2004年開始已位列ISI數學領域中最常受引用學者前 250名,當年更是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內位於此列的兩位數學家之一。陳教授亦曾獲Leslie Fox獎、馮康科學計算獎和晨興數學獎。

超聲心動圖技術在心力衰竭預防、診斷、治療、預後中的創新應用 

隨著人口老化及心血管疾病的流行,心力衰竭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余卓文教授的團隊應用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技術(PACE)完成首個臨床研究,證實心動過緩患者應用雙心室同步化治療可預防傳統右心室起搏引起的心功能降低;並創立了「余指數 (Yu Index)」,全面闡述收縮不同步在心力衰竭中的發病率、其在心力衰竭的發生、進展中的作用,以及在預後判斷中的重要價值。研究人員亦建立了心力衰竭發生、預後及生存率的超聲心動圖預測體系,提出組織多普勒超聲參數為新的心血管疾病預後預測因素。該研究已發表文章95篇,引用次數超過5,000次,並曾發表於多個國際心臟會議;多項創新成果已成為行業標準。

磁共振分子影像和功能影像研究和應用

分子影像和功能影像技術突破了傳統影像技術僅能顯示解剖結構的局限性,可更準確診斷疾病和評價療效。王毅翔教授和梁湛輝教授的團隊通過合成新材料和應用新方法,成功研製了多種分子影像探針,應用於腫瘤、細胞示踪、心腦血管疾病,並取得了多項成果;研究團隊同時利用功能磁共振影像與多種新數據處理演算法,系統地研究腦退化症(又稱阿爾茨海默氏病)、抑鬱症、孤獨譜系障礙發病機制、神經影像與生物學標記等,為早期診斷與預防提供了路向。

消化性潰瘍出血防治的療法創新和技術改革

經過十多年的臨床研究,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在消化性潰瘍出血的防治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開創嶄新的臨床治療方案,影響深遠,有關的療法包括:在內鏡止血後使用高劑量的質子泵胃酸抑制劑,以預防消化性潰瘍出血;利用嶄新的內鏡治療法,對胃潰瘍的高危患者進行經動脈栓塞術,大大減低潰瘍反覆出血率;利用嶄新療法使服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NSAID)及阿士匹靈而導致胃潰瘍出血的患者減少復發機會。以上突破性治療方案備受全球醫學界推崇,現已成為防治潰瘍出血的新治療標準。研究成果刊載於多份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包括《新英倫醫學雜誌》、《刺針》,以及其他腸胃科重要醫學期刊,並獲引用逾1,700次。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簡介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是國家教育部設立的科技專項獎,對象為全國的高等院校,2009年開始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院校的直接推薦,授予在科學發現、技術發明、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專利技術實施等方面有傑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自然科學獎嘉許在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內取得的發現、闡明自然現象、特性和規律的科學研究成果;科技進步獎則嘉許在自然科學應用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

中大於國家教育部頒發的2011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中共獲六項殊榮。國家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周靜博士向中大頒授證書,由校長沈祖堯教授代表領獎。
中大於國家教育部頒發的2011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中共獲六項殊榮。國家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周靜博士向中大頒授證書,由校長沈祖堯教授代表領獎。

一眾獲獎中大學者與嘉賓及同事合照。
一眾獲獎中大學者與嘉賓及同事合照。

中大莫慶堯內科醫學講座教授兼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黃家星教授(左一)、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余俊豪教授(左二)、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教授莫仲棠教授(右二)、副研究員陳向燕博士(右一)獲周靜博士(中)頒授證書。
中大莫慶堯內科醫學講座教授兼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黃家星教授(左一)、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余俊豪教授(左二)、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教授莫仲棠教授(右二)、副研究員陳向燕博士(右一)獲周靜博士(中)頒授證書。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王鈞教授獲周靜博士頒授證書。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王鈞教授獲周靜博士頒授證書。

中大數學系教授陳漢夫教授獲周靜博士頒授證書。
中大數學系教授陳漢夫教授獲周靜博士頒授證書。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兼心臟科主管余卓文教授(左一)、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副教授張慶教授(左二)、研究助理教授房芳教授(左三)、副教授林逸賢教授(右二)、助理教授李沛威教授(右一)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李魯副部長(右三)頒授證書。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兼心臟科主管余卓文教授(左一)、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副教授張慶教授(左二)、研究助理教授房芳教授(左三)、副教授林逸賢教授(右二)、助理教授李沛威教授(右一)獲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李魯副部長(右三)頒授證書。

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副教授王毅翔教授(左)及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梁湛輝教授(右)獲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李乃堯先生頒授證書。
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副教授王毅翔教授(左)及化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梁湛輝教授(右)獲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李乃堯先生頒授證書。

中大外科講座教授兼外科學系血管外科組組主任劉潤皇教授(左一)、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管兼消化疾病研究所主管陳家亮教授(左二)、校長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右二)、外科學系上消化道外科組教授趙偉仁教授(右一)獲李魯副部長(中)頒授證書。
中大外科講座教授兼外科學系血管外科組組主任劉潤皇教授(左一)、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管兼消化疾病研究所主管陳家亮教授(左二)、校長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右二)、外科學系上消化道外科組教授趙偉仁教授(右一)獲李魯副部長(中)頒授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