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RSSRss 訂閱    列印此頁 列印
二零一六年四月十三日

八位傑出學者獲裘槎基金會頒授「前瞻科研大獎」及「優秀科研者獎」



(此稿由香港中文大學代表裘槎基金會發出)

裘槎基金會今天(2016年4月13日)舉行頒獎典禮,頒授「前瞻科研大獎」及「優秀科研者獎」給來自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香港大學(港大)和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八位優秀學者,以表揚他們卓越的科研成就。獲獎的學者,其中四位獲頒「裘槎前瞻科研大獎」,三位獲得「裘槎優秀科研者獎」及一位獲「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頒獎典禮由楊紫芝教授,GBS,JP主禮。

八位獲獎學者名單如下:

「裘槎前瞻科研大獎2016
歐陽灝宇博士(港大)
香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助理教授
蔡宗衡教授(中大)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
崔鶴鳴博士(港大)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
曹圭鵬教授(科大)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助理教授

「裘槎優秀科研者獎2016
陳冠華教授(港大)
香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系主任
徐愛民教授(港大)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及藥理及藥劑學系教授
于君教授(中大)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消化疾病研究所實驗中心主任、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2016
趙慧君教授(中大)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卓敏化學病理學教授

「裘槎前瞻科研大獎2016」得獎學者簡介

香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助理教授歐陽灝宇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超分子化學及分子識別,特別是理解分子是如何識別和彼此交互,利用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作為複雜結構的自組裝手段,並從中創建不同的功能材料。歐陽博士其中一個研究方向,是在複雜的生物環境中,選擇性地識別和檢測有機小分子的新型分子識別系統。其中一項研究重點,是識別出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等有重要作用的有機化學物。兒茶酚胺(例如多巴胺)是人類神經系統中,負責神經細胞之間的信號傳遞的化合物之一。歐陽博士的另外一個研究重點,是探索對於拓撲複雜分子,例如具有多個互鎖大環索烴的不同裝配策略。這些分子環狀結構,與分子記憶體以及微型物質穿透等分子器件和新興有機材料的研究息息相關。不同的環狀裝配策略,對新物料等的研發有著重要的啓示。(請按此參閱歐陽灝宇博士簡歷)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蔡宗衡教授專研納米粒子與器官、組織、細胞以及細胞器的相互作用,有助制訂有用的「設計規則」來設計更有效用的治療型納米粒子,以更準確地輸送至體內的目標位置。他成功發現一種納米粒子與腎之間產生一種新穎的「生物納米」相互作用(Choi CHJ et al. PNAS, 2011),將有助於發展針對腎的納米粒子輸送技術。在裘槎前瞻科研大獎的資助下,蔡教授希望可以設計出用作體內偵測腎臟疾病的納米粒子。(請按此參閱蔡宗衡教授簡歷)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崔鶴鳴博士的研究領域包括作業系統、程式設計語言、分散式系統以及雲計算等等。他此次獲獎的研究項目專注於構建一套新型的軟件系統,旨在大大地提升目前網上服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網上服務,包括社交網路系統、電子商務平台,以及金融交易平台,已經廣泛地深入人類的生活。然而,這些軟件服務都是運行於電腦之上,而電腦的軟件和硬件故障,無可避免地會傷害這些網上服務的可靠性,從而導致巨大損失。崔博士的研究,有望為問題提供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崔博士近期的研究成果包括成功申請數項美國專利、開源軟件項目、以及在世界頂級電腦系統軟件和程式設計語言的國際會議(例如SOSP, OSDI, PLDI, 以及ASPLOS)發表論文。(請按此參閱崔鶴鳴博士簡歷)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助理教授曹圭鵬教授致力研究如何結合原子分子光學與凝聚態物理學,以創造新的合成量子物料。曹教授的研究團隊將溫度為nK量級的超冷原子氣體,裝載到鐳射駐波場形成的人工晶體結構中,進行各樣試驗。此合成系統能有助了解如高溫超導體或拓撲等特殊材料的物理運作。(請按此參閱曹圭鵬教授簡歷)

「裘槎優秀科研者獎2016」得獎學者簡介

香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系主任陳冠華教授主要從事理論化學和計算科學的研究,專注於研究量子力學中著名的薛丁格方程式(Schrödinger equation)Ĥψ=Eψ的數值解法。他在激發態線性標度量子力學方法、開放體系的第一性原理方法、量子力學/電磁學(QM/EM)跨尺度耦合方法、神經網路方法在量子力學計算的應用等領域都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極大的拓展了量子力學計算方法的應用範圍。近年來,陳冠華教授致力於發展開放體系第一性原理量子力學方法和多尺度量子力學/電磁學耦合方法,實現了對新興納米電子器件及新興電子材料的計算類比與探索。將該方法同工業界現有的簡約模型、電路模型整合,可以實現從原子細節出發預測電路的行為。由於這一系列原創性的工作,陳冠華教授2011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14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陳教授是卓越學科領域《新興電子器件的理論、模型和模擬》項目協調人。(請按此參閱陳冠華教授簡歷)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及藥理及藥劑學系教授徐愛民教授主要從事針對肥胖、糖尿病及相關心血管併發症的研究及相關醫藥技術開發。他發現了抗糖尿病激素脂聯素的活性體,並率先揭示了脂聯素對脂肪肝及血管疾病的保護作用。在過去十多年,其團隊陸續發現並鑒定了多種與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代謝綜合症發病原因有密切關係的脂肪分泌激素,研發成生物標誌物及相關檢測產品,用於上述慢性疾病的風險預測、早期分型診斷及治療評估。徐教授目前兼任英國生物化學雜誌(Biochemical Journal)的副主編,以及多間中國教育部或科技部重點代謝實驗室的科學顧問組成員或副主席。(請按此參閱徐愛民教授簡歷)

香港中大文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消化疾病研究所實驗中心主任、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于君教授是腸胃科研專家。她先後在消化道腫瘤分子機制(腫瘤基因組學和表觀遺傳學)、腫瘤分子標誌物、腫瘤基因治療、肥胖相關肝炎和肝癌等方面從事多項研究和有重要發現,當中包括﹕在胃癌發現了十幾種新的抑癌基因、首次發現人類疱疹病毒第四型 (EBV)感染相關的胃癌基因組學和表觀遺傳學的改變,這些發現對理解胃癌發病機制和治療有重要影響。近年來,結腸癌在香港的發病率迅速增加,于教授在結腸癌發現新的促癌和抑癌基因、結腸癌雙克隆起源和可用於結腸癌個體治療,以及生存相關的驅動突變基因。她亦率先發現結腸癌的無創診斷分子標誌物,這些發現對結腸癌的分子發病機制和早期診斷有了新的認識。于教授的最新研究,針對了解非酒精脂肪肝的發病機制,她希望透過系統的生物學方法,找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演變中的關鍵致病分子和途徑,從而研究出預防和治療非酒精脂肪性肝病的方法。(請按此參閱于君教授簡歷)

「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2016」得獎學者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卓敏化學病理學教授趙慧君教授專研分析人體血漿核酸。她最廣為人知的科研成就,是利用DNA測序技術分析孕婦的血液樣本,以安全及準確地檢測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開無創性產前檢查之先河,免除孕婦因受入侵性檢測而流產的風險。這技術現已在多個國家獲採用為常規臨床檢測方法,對醫學界貢獻重大。最近,趙教授及其團隊在這個領域上再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將DNA測序技術應用至癌症檢測,並且發展到可找出身體有癌症的所在位置。在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下,趙教授希望能實現癌症的早期診斷及治療。(請按此參閱趙慧君教授簡歷)

有關「裘槎前瞻科研大獎」
「裘槎前瞻科研大獎」於2012年成立,旨在物色一批極具才華,學術成就足以在國際學術界競爭的學者,讓這批「明日之星」在學術成就剛起步階段,獲得支持,得以在科研、個人能力和專業上盡展所長,在專業領域內不斷精進,勇敢創新嘗試,推動香港的教育和科研發展、作出貢獻。每個科研基金最多有500萬元供五年研究之用。

有關「裘槎優秀科研者獎」/「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
裘槎基金會於1997年設立「優秀科研者獎」,特別頒予在科研工作上有卓越表現的學者,以表揚他們的成就,並鼓勵他們在其研究領域取得更理想的成績。該獎項經過多位國際權威科學家嚴格評審各候選人的科研工作後,再選出得獎者。「裘槎優秀科研者獎」,每個獎項為港幣90萬元,「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為100萬元,兩個獎項的得獎者另外獲個人研究補助金港幣6萬元,其所屬大學可獲資助另聘講師代替得獎者執教一年,讓得獎者可全職投入研究工作。

傳媒查詢: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高級傳訊及公共關係經理吳文鳳
電話:3943 8896,電郵︰fiona-ng@cuhk.edu.hk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傳訊及公共關係經理鄭慧明
電話:3943 8892,電郵︰karencheng@cuhk.edu.hk

香港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
高級經理(傳媒)尹慧筠
電話︰2859 2600,電郵︰melwkwan@hku.hk

香港科技大學公共事務處
公共關係及新聞主管魯桂欣
電話:2358 6317,電郵:sherryno@ust.hk

香港科技大學公共事務處
公共及新聞事務經理林淑媛
電話:2358 6313,電郵:anitalam@ust.hk

(左起)歐陽灝宇博士 (港大)、蔡宗衡教授 (中大)、崔鶴鳴博士 (港大)、曹圭鵬教授 (科大)、楊紫芝教授,GBS,JP、陳冠華教授 (港大)、趙慧君教授 (中大)、徐愛民教授 (港大),以及于君教授 (中大)。
(左起)歐陽灝宇博士 (港大)、蔡宗衡教授 (中大)、崔鶴鳴博士 (港大)、曹圭鵬教授 (科大)、楊紫芝教授,GBS,JP、陳冠華教授 (港大)、趙慧君教授 (中大)、徐愛民教授 (港大),以及于君教授 (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