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師生助內地貧困農村建現代竹橋 體現可持續發展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教授領導的「一專一村」團隊,以可持續發展理念及現代力學知識,優化中國傳統竹橋的設計及施工方案,在今年7月於重慶渝北區小五村建成中國第一座農村現代竹橋──「一心橋」,解決當地貧困村民的過河困難。團隊成員充分利用南方豐富的毛竹資源及其特點,優化傳統民間竹橋設計,短短兩個月便完成施工,為將來竹橋建設工業化起了重要的示範作用。
針對貧困農村需要 建設安全便橋
中國西南的貧困農村多位處山區,普遍存在交通不便、發展落後、資源匱乏等問題,很多基本生活的需要都得不到關注。吳恩融教授與建築學院的萬麗博士因而於2014年推行「一專一村」農村可持續發展支援計劃,希望高等院校能夠以專業知識,因地制宜,解決當地生活難題。去年6月,「一專一村」團隊開始為小五村籌建「一心橋」,是計劃首個建橋項目。當地村民原本只靠一塊低矮的石板過河,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曾有一個孤寡老人在通過石板橋時,被水沖走而亡。
「一專一村」團隊的成員、中大建築學院博士研究生邵長專(項目負責人)結合竹橋的學術研究與實際應用,以務實及科學的方法,改善中國農村村民的生活。「一心橋」為拱式竹廊橋,跨度13.5米,橋寬2.9米,可供30人同時通行,佇立在綠樹掩映中,與當地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一心橋」不但使當地村民能安全便利地渡河,而且成為村民閒話家常、乘涼休憩之處。一位89歲的村民表示,活了一輩子,沒想到隨處可見的竹子能修建這麼實用的橋。
重慶交通大學為「一心橋」項目提供實驗場所並派學生參與,項目同時結合國內外竹橋樑技術員的經驗,邀請了哥倫比亞建築師Xavier Pino、Eduardo Salas Delgado和浙江、安徽等地的中國傳統竹工匠師親赴重慶,為項目提供技術細節上的專業意見,結構研究亦得到清華大學陳肇元院士的指導和建議,讓項目成員得以在設計和修建過程中一邊學習、一邊調整竹橋各種構件的設計。
善用中國原竹材 施工快捷又環保
「一心橋」秉持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主體結構使用原竹材修建,橋面亦鋪裝竹排面板,只使用少量鋼材如螺栓、角鋼連接。中國南方毛竹資源豐富,可以就地取材,而且竹子的生長週期只需3至5年,相比常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環保,污染少,造價較低。原竹材經高溫蒸氣藥水浸泡後,可以防霉防蟲防腐,而且大幅延長使用壽命至大約15年。此項目巧取中國毛竹特點,利用力學知識優化傳統民間竹橋設計,採用拼裝式結構,提高施工效率,在兩個月內可以完成所有施工工序。
改進傳統竹橋設計 冀竹橋建設工業化
邵長專在本科學習時修讀橋樑結構工程專業,希望可以將竹橋建設工業化。他表示:「現時國內外的竹橋建設雖然也使用電動工具以加快建設過程,但實際上仍然停留於低效率的人手建設。我希望可以對傳統竹橋技術進行工業化改良,將設計流程規範化及標準化,使大部分構件都可以集中在工廠加工,現場施工只需拼裝及吊裝,有利於保證品質和精確度,藉以提高效率。」
完成第一座「一心橋」後,第二座「一心橋」的籌備工作隨即展開。吳恩融教授表示:「『一專一村』計劃期望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能夠改善竹材加工處理及成型的技術,設計一套各地農村皆宜的竹橋方式,惠及更多內地農村村民。我們亦會於內地建立工場作培訓基地,培養人才之餘亦方便生產施工。」
中大「一專一村」農村可持續發展支援計劃
「一專一村」農村可持續發展支援計劃 (www.1U1V.org) 由中大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教授和建築學院萬麗博士在2014年初籌組及推行,其理念是整合一所高校的專業知識和人力資源,以策略性、系統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從居住環境、健康及公共衞生、教育文化及經濟等多方面,改善一個農村的環境和民生。
每個「一專一村」項目皆由一名中大建築學院的博士生負責,將項目的實踐成果與其博士研究論文相互結合,並在過程中廣邀海外和國內大學的專才,組成跨學科團隊,改善農村民生,幫助老弱婦孺,推動教育、文化、社會、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
「一專一村」的首個項目位於雲南省怒江州秋那桶村,邀請了北京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進行公共衞生研究,最近亦與中大崇基學院及香港教育大學攜手於當地開展幼兒發展促進計劃。2014年,「一專一村」團隊因應地震災情,與昆明理工大學及劍橋大學一同開展雲南省昭通市光明村的災後重建支持計劃,建成兩棟抗震夯土示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