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漢語教育文學碩士學位課程.畢業論文提要
學生姓名:李曼娟
論文題目:試析漢語和西語及物動詞之詞義異同及動賓之間的格關係─ 以“做”及“hacer”為例
年 份:2016
論文題目:試析漢語和西語及物動詞之詞義異同及動賓之間的格關係─ 以“做”及“hacer”為例
年 份:2016
詞語搭配向來是學習外語的難點之一,其中常用的多義動詞及其賓語的搭配尤甚。要幫助學習者掌握多義基本及物動詞的用法,就要先找出動詞常用的基本義及搭配,再為學習者提供簡明的搭配規律及大量例子,並藉比較學習者的母語及目的語找出其學習難點,進行針對教學。詞匯比較的範圍龐大,然而連常用語言的相關研究亦非常有限。本文就收集所得的大量語料,以橫向比較法及翻譯法比較漢語及物動詞“做”及西語及物動詞“hacer”的基本詞義以及兩者與賓語的格關係,從而找出西語母語者學習漢語多義基本動詞時的難點,並就此提出教學建議。
研究結果顯示兩者異多於同,“hacer”的詞義範圍較大,詞語搭配亦較靈活,兩者常用的詞義及搭配並不相似。本研究結合格關係研究、對比語言學、第二語言教學等理論框架,建議先教“做(從事某種工作或活動)+ 受事格(指稱範圍大)”及“做(製作、製造)+ 結果格(不包括飲料及部分結果賓語)”。為西語學生編寫漢語新詞的教材時,可參考詞匯及語法對比的研究結果,並引入格關係的概念,以決定常用多義詞不同義項及搭配習慣的教學次序。其中可參照的準則包括新詞義項及搭配習慣的難度、常用度及與母語的對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