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与中大邀诺贝尔奖得主探讨后基因组的研究
新鸿基地产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于11月20日第九度合办「新鸿基地产诺贝尔奖得奖学人杰出讲座系列」,邀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教授(Kurt Wüthrich)专程来港,以「后基因组的研究— 分子的结构」为题,分享其突破性的学术成就,成功吸引近300名学者、学生及公众参与,反应十分热烈。
新鸿基地产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博士表示:「新鸿基地产一直积极推动教育,鼓励香港人终身学习,新鸿基地诺贝尔奖得奖学人讲座系列正好让香港市民掌握最新知识,扩阔视野,以装备自己迎合全球化的需要。我们深信讲座系列能成功为香港建立一个与国际一流学者交流的平台,透过他们具前瞻性的分析,启发新思维,提升港人的学识素养,对香港未来发展起深远影响。」
中大署理校长杨纲凯教授感谢新地的鼎力支持,并向维特里希教授表示谢意。杨纲凯教授表示:「维特里希教授的研究对世界有深远影响。他的研究让我们加深对生命活动过程的认识,有助于研发新药、食品质量的控制,以及癌症的早期诊断。我们很高兴能与维特里希教授保持密切联系,他曾于去年五月主持这个系列的其中一个讲座,亦为中大理学院的荣誉教授,目前并与生物化学系合作进行研究。」
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聆听维特里希教授的演说,大会特别安排讲座直播至本港多所大学、中大东华社区书院、香港教育城网站,以及多所内地着名学府,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及中山大学等。大学及全港中学师生可透过学校内联网及教育城网站即场收看,充分表现学术无疆界,促进各地学术交流。
维特里希教授表示,他寄望测定人类及其他物种的基因组以改善生活质素,不但要找出物种的基因组DNA序列,还需要对蛋白组和其他基因产物有深入的认识,并透过这些科技的成就,促进农业、营养学和保健医疗等领域的发展,达到造福人类的目标。维特里希教授于讲座上提出后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性,并探讨科学界应该采取的策略和行动。
维特里希教授的研究范围包括分子结构生物学和结构与功能基因组学。他现任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生物物理学讲座教授,并担任位于美国加州La Jolla的Scripps 研究所结构生物学讲座教授。维特里希教授以核磁共振方法,分析溶液中蛋白质和核酸的三维结构,其突破性的研究技术,获颁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新鸿基地产诺贝尔奖得奖学人杰出讲座系列」由新鸿基地产赞助,与中大自2004年起,每年邀请诺贝尔奖的得主到访香港,透过不同的专题讲座,与学术界、教育界及商界研讨,分享成功经验,启发思维,同时推动知识的开发和传播,提升专业及企业水平。连今次在内,大会已成功邀得15位诺贝尔奖得主和知名学者来港主持公开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