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开展全球首个以「视网膜影像」筛查华人阿兹海默症研究
有研究指治疗阿兹海默症(俗称「老人认知障碍症」)须在患者发病初期开始才有效,然而,现时本港能够诊断早期阿兹海默症的检测并不普遍。为使筛查早期阿兹海默症的检测更快捷、经济和普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在种子基金有限公司及医疗卫生研究基金(食物及卫生局)支持下,与养和医院合作展开「早期阿兹海默症筛查研究」(SEEDS Study),以探讨华人阿兹海默症的生物标记 (biomarkers) 作认知障碍症检测。
愈早检测 愈早介入认知障碍症治疗
早年中大研究发现,本港70岁以上长者每10人便有1位认知障碍患者,而85岁以上则每3人便有1位患者。患者中只有十分一人曾经求医或已确诊。
认知障碍症患者超过一半成因是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他们的脑部会积聚不正常的物质–淀粉状蛋白及神经纤维缠结,导致脑细胞逐渐死亡,从而引致渐进式的认知退步。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脑神经科主任莫仲棠教授表示:「有研究指,抑制淀粉状蛋白的治疗或能防止认知能力进一步下降,关键在于患者须在很早期,例如在轻度认知障碍 (MCI) 阶段接受治疗才有效。愈早发现,我们便可以愈早介入治疗,从而减慢甚至遏止病情继续恶化,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痛苦。」
寻找华人专属的生物标记 开拓新检测方法
现时,诊断早期阿兹海默症需要使用淀粉状蛋白-正电子脑扫描 (amyloid-PET scan) ,或通过腰椎穿刺提取脑脊液进行检测。不过此等检测方法不普及并具入侵性。有见及此,中大脑神经科团队希望透过开展「早期阿兹海默症筛查研究」(SEEDS Study) ,通过视网膜影像技术及血液测试,寻找及确认以筛查华人独有的阿兹海默症生物标记,以开拓新的检测方法。
中大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助理教授张艳蕾博士解释:「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的延伸,让我们可透过眼睛这个『窗口』去观察脑内血管和神经退化的损害。我们已成功研发及应用不具入侵性的视网膜影像技术来获取生物标记,协助了解眼和脑内的血管及神经病变。而透过是次SEEDS研究,我们希望更进一步了解早期血管功能障碍及脑神经损害对认知障碍症的病理影响,以助筛查阿兹海默症及早期认知障碍症患者。」
「早期阿兹海默症筛查研究」现招募100位年龄介乎50岁至80岁人士参与,当中包括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严重阿兹海默认知障碍症患者及认知功能正常人士。参加者将进行各项临床检测,包括由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进行的认知能力测试、血液测试、脑部磁力共振扫描和视网膜影像检查,以及于养和医院进行淀粉状蛋白-正电子脑扫描。
作为首位参与此研究计划的病人家属,香港艺人黄又南先生表示:「医学研究在对抗疾病时发挥极重要作用,所以我让父亲参与研究。虽然他现在是认知障碍症患者,但仍有机会为治疗这病出一分力。我也希望其他患者、家属以及公众对此症有更多认识,并懂得预防,减低日后患病的机会。」
研究协作单位种子基金有限公司董事毕茂森先生表示:「种子基金三年前资助中大脑神经科团队成立『早发性认知障碍症』研究登记册,成果令人鼓舞。今年得知他们计划进行早期的阿兹海默症研究,决定再次支持,让阿兹海默症的诊断变得准确并普及,让患者及早得到适切的治疗。」
倡议「健到脑・活到老」 呼吁大众管理脑健康
全球权威医学期刊《刺针》于上月发表研究,指百分之三十的认知障碍症其实可以预防。除了预防性研究,教育亦是中大脑神经科团队的工作重点,团队倡议「健到脑・活到老」教育口号,提示公众多注意「脑健康」。
随著人口老化,脑科疾病(包括认知障碍症、中风、柏金逊症、脑痫症)的患者数目将急剧上升,在香港十大主要死因中,脑血管病及认知障碍症分别位列第四及第八位。中大脑神经科团队期望他们的工作能遏止、延缓退化及减轻由脑疾病带来的痛苦或残障,为华人,以至全球脑疾病患者带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