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与内地科技企业思特奇合作
将网络编码研究成果应用于移动计费数据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不断开拓业界、学术界和研发界「产学研」合作机会。中大网络编码研究所上月与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思特奇)签署协议,将中大在网络编码相关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思特奇的移动计费数据中心,作为云端存储的核心技术。
中大研究及知识转移服务处处长何国强教授、中大卓敏信息工程学讲座教授兼中大网络编码研究所联席主任杨伟豪教授、思特奇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飞舟先生以及相关人士,出席上月在中大举行的协议签署仪式。
通过这次合作,杨教授和他的团队研发的「分散式网路编码储存技术」(Network Coding based Distributed Data Storage,简称NCDS) 的理论和运算方法,将运用在思特奇新建的移动计费数据中心。网路编码可通过降低存储硬体需求和减少资料存储系统修复时间,来提高资料整体的存储容量和效能,NCDS是基于网路编码概念的资讯技术,对应付未来快速增长的数据使用量尤其重要。
杨教授表示:「这个项目为大学与业界合作起重要及具影响力的示范作用。思特奇花了一年时间建立计费数据系统,他们在档案系统经验丰富,但编码技术应用是中大网络编码研究所的强项,双方在研发过程中互相补足。系统进行运行测试,思特奇计划推广至其他计费营运商、甚至内地其他行业使用。」
中大网络编码研究所一直致力开拓转移研究成果的机会,供业界实际应用,这是研究所首次与内地科技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何国强教授说:「我很高兴再度见证中大的重要科研成果转移至业界应用。是次协议符合中大的使命:扶持创新、孕育初创企业和知识转移,促进人类发展。」
对思特奇而言,与中大的合作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吴飞舟先生表示,公司是首次与内地以外的高等院校签署合作协议。他相信中大研发的技术能大大提升公司的竞争力,未来推出的云端和物联网相关产品亦会更可靠、安全和具更高智慧。思特奇创立于1995年,去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业务包括为内地电讯公司、政府机关和中小企等提供云端、大数据及流动网络等服务。
关于网络编码研究所
中大网络编码研究所于2010年获研究资助局 (研资局) 和中大配对拨款支持,是全球首个研究网络编码理论及在互联网、无线通讯、信息安全,云端数据存储等领域应用的研究所,希望透过发表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及将成果转化为高端科技,提升香港在世界网络编码的领先地位。
详情可浏览: http://www.inc.cuhk.edu.hk/
关于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成立于1963年,为一所享誉国际的研究型综合大学。中大位处于亚洲的中心地带,一直秉持「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之使命。中大合共有九所书院,它们与大学相辅相成,提供以学生为本的全人教育和关顾辅导,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大学设有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院,连同研究院,共开设超过300个本科及研究生课程。中大各学院积极参与广泛的研究领域,设有多个研究所及研究中心,于优质的跨学科研究中各有专精。
中大在今年的「路透社:亚太区最具创新力大学」(Reuters: Asia Pacific region’s most innovative universities)排名中,再次在香港区位列榜首,整体排名第27位。中大一直致力推动创新科技,目前在全球各地有超过800个获授权的专利项目,大部分已经与业界达成合作协议,把创新科技引入市场。单在2016-17年度,中大已申请了183个专利,以及有88项专利获审批授权,涉及医疗科技、生物科技、信息科技、电讯及材料科学等领域。
欢迎浏览中大网站 www.cuhk.edu.hk